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连载一)
今天是第一次在观音洞里打坐,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有些凉?在洞里修行,体内的阳气要很旺盛,才镇得住山洞里的阴寒之气。洞内属阴,洞外属阳。有的人体内阴气很重,住山洞久了会招感一些无形众生。阳气旺盛的人才适合住山洞。因为吸收了洞里的阴气,会更增加体内的阳气,阴阳调和之后,体内的热量就会上升。
我有个道友在茅棚里闭关,闭了五年后体温高达50℃,谁都不相信,连大夫也无法解释。常人的体温是36~37℃,达到40℃就可能昏迷了。而修行人能承受50℃的高温。这50℃不是一下就升上去的,而是慢慢、慢慢逐渐升上去的。体温高的人在洞里修行,功力上升得很快,能好几倍地上升。因为他能把洞里的阴气全部吸收到体内转为阳气。有些人专门到墓穴中去修,就是去吸收阴气。
中医认为“阳从阴中取”,补一个人的阳气要先从阴气补起。精灵鬼怪之所以会成为精灵鬼怪,就是因为没有把阴气转化为阳气。阴气的力量往下走,阳气的力量往上升。如果拿四季来分,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为什么到了秋天树叶会凋落呢?因为树木进入休眠状态,阳气不再往上输送。虽然不长叶子了,但在长根。冬天吸足地里的阴气转化成阳气,春天又开始往上输送,又长出叶子、枝条,然后开花、结果。
我们人体也像一棵树,晚上修炼也是在吸收大地的阴气。子时一过,身体的阳气又开始产生。通常午时一过是属阴。但现在的人恰恰把阴阳颠倒了,晚上不休息,到了夜里一两点才休息,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产生了一些怪病,很难治愈。
寺庙晚上九点熄灯,凌晨三四点开始礼佛、诵经、打坐,这很符合自然规律。因为人体的阳气在子时要归元,然后输送到身体的每一条末稍神经。在子时睡眠一个小时,相当于其他时间的好几个小时。睡眠最香、质量最高是在子时(夜间11点~凌晨1点)。
如果你们的身心很安宁,入睡时会清楚地感受到身体的机能在逐渐沉睡,就像可调光的电灯一样,慢慢地越来越暗,最后完全熄灭。凌晨醒来时也是慢慢地苏醒,也像可调光的电灯一样,一点一点地亮起来,感觉有一股力量慢慢地升到头顶,人一下就清醒了。
但是,我们现在睡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醒的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醒来的。为什么不知道呢?因为体内的阴阳二气没有协调好。降伏不了身体,也就降伏不了心理。常人的心理反应几乎都是受生理的影响。
这次我离开山上半个月,1号(1月1日)下山,2号从广州到成都。在成都昭觉寺讲了一堂课,然后到哈尔滨讲了四堂课,再到长春讲了三堂课。每堂课三个小时。给我的感觉是几个地方几乎都一样,人们都很渴望修行,但大多数人都有病,不仅身体有病,心理更有病。
一个个都想开悟成佛,有的不要工作,有的不要家庭,有的有了家庭又离开家庭。亲朋怨声四起。结果修炼几年后发现既未开悟,也未成佛,工作也丢了,家庭也失去了,甚至连生活费都没有了,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有的人抱着“只要能修行,不饿死就行了”的想法,认为龙天护法会护持他。他们相信一种口头传说,说释迦牟尼佛早涅槃了二十年(本来可以活100岁),把福报留给了徒子徒孙,这是佛留给我们的福报。可是做人就应该劳动,就应该工作,就应该付出,怕劳动,怕付出,就不要做人!
很多年轻人修了几年后,工作丢了,没有了生活来源,很彷徨。与社会脱离几年后又养成了惰性,不愿意去奋斗,不愿意与人交往。人是很难把握自己的,一般人不是好静就是好动。有些学佛的人在诵经、打坐时,有人打扰了他,他会生烦恼,甚至产生嗔恨。一个人在静的时候特别敏感,别人稍微碰他一下都会干扰到他,因此很容易生烦恼。
《地藏经》上有一句话,是佛说的:“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仔细观察,确实如此。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一部分人明白了佛的思想,做人做事变得积极乐观。一部分人没有理解,甚至曲解了佛的思想,变得消极厌世。佛的思想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更不是避世的,而是入世的。禅修 心理学 宇宙 吸引力法则 冥想 灵修 打坐 佛学 国学 哲学
本文节选于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著作《降伏其心》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千万余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000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