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冰的时间管理想法

时间管理 | 我是怎么变自律的?

2018-11-20  本文已影响8人  徐雁冰

文/徐雁冰

上学的时候,以及毕业后的两年,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自律两个字。后来,突然对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现在也早已成为习惯),然后慢慢的让自己变得自律,尤其是自己做自媒体那会,自律也达到了极点。那么,我将从我们的亲身经历,给大家说一下我是怎么变自律的。没有鸡汤,详细到每一个步骤。

本文将从“自律前我做了什么”“自律时我在做什么”两部分来讲述。

第一部分:自律前我做了什么

其实,当我们决定要自律的时候,前期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少的。我们千万不要想到自律就立刻变得自律,那只会让自己成为“三分钟热度”的人。那么,在自律前,我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1、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

对以前的我来说,我的兴趣可能就是玩电脑游戏了。但是,如果通过玩电脑游戏让自己变得自律,那并不现实。于是,我就开始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口头表达的人,站在台上,我就是那种无法讲出话的人。于是,我就在想,要不然就试着通过写的方式,把我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吧。你还别说,这一次尝试竟然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其实也谈不上改变,或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我发现,写出来,我的内心是非常愉悦的,至少在那之前,我从未有过如此愉悦。这是我挖掘出来的兴趣一。

在自律以前,我一点都不爱看书,上学期间,我总共就看了一本课外书,还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段时间,我其实挺迷茫,于是我总是去图书馆寻找一处安静。在图书馆我就在想,为什么别人能看书那么着迷,而我却不行呢?其实,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从未尝试过深入阅读一本书,更不会体会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于是,我就想着,要不然就试着读一读吧,反正也是无聊。其实,我就是抱着这个试试的态度,一直到现在,书本竟然扔不下来了。这是我偶然挖掘的兴趣二。

有了这两个兴趣,我已经有了去自律的资本了。

2、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想要什么:其实在当时,我想要的很简单,每天写写东西,看看书,能通过写文章让自己有一些收入,养活自己就好。当然,如果能成为一名作家,就更好了。

我应该做什么:每天读书写文是不可少的,但我也应该通过一些其他的事情,让自己更加充实,比如:运动等。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规划很简单,而且我也从未考虑什么后果,比如我可能会因此没有任何收入。我做事有一个习惯,想定的事情,无论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我都不会考虑,大不了就是一个扛着。(这并不是鸡汤,只是我的一贯做事风格)

3、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前面我就说到,当我们想要自律的时候,千万不要立刻自律,要学着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我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让自己去适应一下之后的规划,比如我的规划是读书两小时、写作两小时、运动一小时,那么在缓冲的时候,我先试着读书一小时、写文一小时、运动半小时,然后看看自己的适应情况。第二天按照规划的时间去做,第三天又和第一天一样,第四天和第二天一样,如此进行一周的时间。之后的两天,就是休息,什么都不做,其实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当我们习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间不做了,我们的内心是会感到空虚的。但,我们需要这种空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部分、自律时我在做什么

有了前面的铺垫,再去自律就相当容易了。

1、关于时间规划

我用便签,把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贴在墙上。比如我的时间安排:

七点起床

八点开始写两个小时文章

自媒体平台推送

FM平台录音

随便浏览一下(这样,上午就过去了)

午休到两点

下午看书两小时

自媒体平台研究一小时

其实下午的时间很短,我有午休的习惯,两点开始做事,也就是说我只有三个小时的做事时间

然后给做晚餐

出去溜达一圈再开始运动

运动后学一会舞

我的一天基本就是这样度过,虽然看起来事情并不多,但却让我很充实(而且那段时间我也挣到了钱,当然只是够花的而已)。

2、关于奖励计划

做事有奖励,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习惯,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坚持做一件事,就像打游戏的通关奖励一样。我会如何奖励自己呢?

每周,我会去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去学校打一次篮球、去和朋友吃一顿美食、玩一次游戏。

就是这些,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奖励,只不过对我来说,每周的这些事也成了我很期待的事,当然,我的前提是,把我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

3、关于鸡汤

鸡汤可以有,切记,不可贪杯。

就是这样,其实做到自律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可以自律。只不过有的人喜欢逼迫自己,其实,自律这件事,不需要逼迫我们也可以做的很好。共勉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