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传奇》之吕布篇(8)
《三国传奇》之吕布篇(8)
智者之勇
在讲述朱棣的下一世经历前,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关于方孝孺的气节问题。
历史上对于方孝孺的评价多为“刚烈忠直”,也有人认为他过于“愚忠迂腐”,导致了八百多亲友的无辜惨死。
笔者认为,秉承“忠臣不侍二主”及“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理念,备受建文帝礼遇与优待的方孝孺拒绝为朱棣写诏书的行为值得钦佩。
但他自始至终极度偏激、挑战暴君极限的做法却未免太过愚蠢,被灭门十族实在是他自己招来的祸患。
身为海内知名大孺与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的气量与智慧实在不值得称道。
如果方孝孺不想效力于朱棣,也不想牵连亲属,那么“杀身成仁”或以平和但坚定的态度拒绝朱棣,都只是个人的牺牲与名节。
但这位怨气与戾气极大的方孝孺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激发朱棣的魔性与兽性,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朱棣固然是个暴君,然而这场大屠杀至少有一半是被方孝孺“激发”出来的。
匹夫逞一时口舌之勇换来的是八百多条无辜生命的陪葬,这种愚蠢、偏激的行为实在不值得被后人传颂。
孔子曰: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不亦惑乎”?
说的是,一时之间意气用事,发飙暴怒,忘记了后果,忘记了将给自己和亲人带来的危害,这是很糊涂的,很不应该的事。
真正的忠臣同时也应该是个智者,他在秉持原则、拒绝强权时所表现出来的正气、坚贞、勇气、智慧是应该令对方既敬且畏的。
当年秦始皇杀了嫪毐及嫪毐与母亲赵姬所生的两个孩子后,盛怒之下把赵姬发落到雍地,誓不再见。
而且下令,谁敢为王太后求情就杀了谁,还要砍断四肢。因此事被杀死的说情人已达到了二十七人。
一天,有一个叫茅焦的人要求面见秦始皇。始皇说:你没有看见门口摆着的二十七具尸体吗?
茅焦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宿,现在只死了二十七位,我来凑够二十八个吧。始皇大怒,下令准备一口大锅要烹了茅焦。
只见茅焦不慌不忙的从容说道:陛下有极其荒唐的作为,你不知道吗?
车裂你的假父,是不仁;扑杀你的两个弟弟,是不慈;将母亲软禁在外,是不孝;杀害进献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纣的作为。天下人听说之后,都不会再到秦国来。我实在为秦国担忧啊。
说完之后,茅焦解开衣服,走下大殿,伏在殿下等待受刑。
秦王嬴政听了茅焦这番话之后,深为震动。他亲自走下大殿,拉着茅焦的手说:先生请起,穿上衣服。
然后,嬴政拜茅焦为上卿,并亲自驾着车,前往雍地把王太后接回咸阳,母子关系恢复如初。
而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以智慧贤能著称,他具足“智、仁、勇、义、礼”等五德。
当年齐庄公因私通棠姜被崔杼杀死,早已辞官在外的晏子听说这个消息后,马上来到崔氏的门外。
有人问:“您要为君王而死吗?”晏子说:“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为什么要为他而死?”
又问:“逃走吗?”晏子说:“难道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逃走?”
然后又问:“回去吗?”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如果君主是为国家而死,那么我可以为他而死。如果君主是为自己而死,我怎么能为他而死呢?”……
于是晏子进去,枕着齐庄公尸体的大哭,然后站起来,依礼数跳跃三次以示哀悼以后才出去。
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了他才行!”崔杼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孔子评价晏子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真正的智者知己知彼、洞察人性,“智、勇、义”不一定要用恶的、激烈的方式去表现。善的、平和的力量才是巨大的。
因果不虚
然而,人类社会没有偶然的事情,一切又都是有原因的。
方孝孺之所以被灭十族,表面上是触动了朱棣的魔性,其实真正的原因又是另一番景象。
传说方孝孺的父亲曾看到一块风水宝地,准备把祖先葬在那个地方。
在下葬前三天,两次梦到一个穿红衣的老人向他哀求。
自诉家族有八百多口,都住在这个墓穴里面,希望能给一点时间搬走,将来他一定会报答恩情的。
千叮万嘱,然后才礼拜而去。
但是方孝孺的父亲却并没有在意,依然按照预定的日期下葬。
掘至地下时发现了一个洞穴,穴中有红蛇八百多条。他把红衣老人的话完全抛在了脑后,命人用火把红蛇全部烧死。
当天晚上方孝孺的父亲又梦见那位红衣老人,满面怨恨,哭着向他说:“我至心哀求你,你竟然把我子孙八百全部烧死,好吧,你既然灭我族,我也要灭你族!”
后来,方家就生了方孝孺。方孝孺生来舌头是开叉的,尖如蛇形。
据说他就是红衣老人来投胎,也就是被烧死八百条红蛇的首领。
他此次转生就是为了报仇,如同当年杨藩为了报复樊梨花而转生成她的儿子薛刚一样。
所以方孝孺才有那么反常的举动,致使牵连被杀的亲族共八百多人,报了当年切齿之仇。
正所谓:“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