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八面来风 末页投稿

用吐槽对抗荒谬

2018-03-14  本文已影响2170人  雨落荒原

世代老师在我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对岸》下留言,说喜欢这种文学范儿地吐槽一切可见的事和人。谢谢他如此欣赏我的“负能量”,同时也让我细细回顾了一番自己究竟为何对吐槽情有独钟。

因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对于这一点,我几乎是从小学低年级起就有所察觉。课堂上,老师一再告诉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当我每天乘坐5路公交车上下学时,所目睹的你争我抢、恃强凌弱的野蛮场景,与“文明”和“礼仪”似乎毫不沾边。一个儿童虽然还无法理解文明和礼仪的确切概念,但知道它们都是好词,至少不该如此不堪。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哪里错了?

总之从那时候起,我便起了质疑之心。

我没办法做到乔治·奥尔威在《1984》中描述的“双重思想”——“一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而且两种都接受。”逻辑的不一致性令我痛苦。

乔治·奥威尔的《1984》

我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荒谬感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引发了我与他人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一度,我感到非常孤独和迷茫,如同只身穿越荒漠。直到更深层次的观察、阅读、思考和与凤毛麟角的同道人交流,才开辟出一片小小的避风港。

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日常交流中,价值观随时随地都会流露出来,哪怕你在讨论下一顿吃什么。那种感觉就像大海退潮,露出一块丑陋而顽固的礁石——这就是我。总跟别人不一样,而且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有时候我已经竭尽全力去掩饰这一点,但往往以失败告终。

下面,我把这些冲突梳理一下,难以尽述。我姑妄言之,诸位姑妄听之。如有得罪,敬请海涵。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 拒绝批判性思维。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是其他问题的肇始。

对不少人来说,批判绝不是个好词,给人的感觉有——负能量、抱怨、心理阴暗、没事找事、吹毛求疵……人们还特别爱讲一句话:“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名言一直在被误读。)希望用它来堵质疑者的嘴。事实上,如果这句话无往不利的话,“质疑”本身也是合理的。这就进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尴尬境地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爱批判的不受欢迎的人。记得有一次看电视时我随口批评某古装剧“畸形道德”,惹得一起观看的同学暴跳如雷。其反应如同我触犯了天条,说了大逆不道的话。这件事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因为这位同学平日是一个温和的人。他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所反感的不是某个具体的观点,而是我一贯的思维方式。

还有一次,和一位女士在街头溜达。我看到人们在路边的火车票代售点买票。这家代售点的柜台高度设计很不合理,购票者想要听清售票员的声音,不得不把耳朵贴在小窗口前,做弯腰撅臀状。即使是如此基层的一个公共机构,也充满了傲慢的官僚气息。我感到一阵不舒服。

我说:“代售点怎么设计成这样?买张票都得卑躬屈膝。”

这位女士当即皱起眉头,惊诧地看着我,“这有什么的?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啊!”她应该是已经受够了我平日里各种不着边际的点评。

我补充了一句:“老百姓一点尊严也没有!”并认为这句话很有说服力。

她马上转变了反驳的角度,口气近乎训斥,“你说这些有用吗?又改变不了什么!”

我哑口无言。

事后,我反复思考过这位女士的逻辑,并提出两个疑问。其一,“所有的地方都一样”是否证明一切“合理”?其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不是一件“无用”之事?

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无惧权威,对任何既有的观念都可以进行质疑、推理、论证,进而改善思维。这与我们传统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完全相悖,因为批判性思维混不吝。正是这种“怀疑一切”的科学精神,西方才能不断自我突破,发展出现代科技与文明。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难题——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或许能从中找到一点答案。

试问假如一个人、一件事物、一种观念强大,为什么要害怕批评呢?

如果大多数人秉持“批判性思维=抱怨”的理念,希望创造一个“不抱怨的世界”,对现有一切全盘接受,无疑造成了思维的懒惰。这也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败。中国的“成功学”式教育可以说是为人们获得世俗物质、地位而量身设计的,却避免传达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最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不可谓不悲哀。请注意,这种避免是刻意的。对丑恶与荒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以丑为美,难怪于丹女士的“心中无霾论”大有市场了。

国际公认的教育的使命第一条即为: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努力,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

也许有人会说:“思维懒惰怎么了?简简单单有什么不好?”别急,请看第二点。


二、 平庸之恶。

当我第一次得知这个观点时,瞬间犹如醍醐灌顶,那种通透的感觉让我热泪盈眶。

这个概念由犹太裔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不无及。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如: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点头称是;纳粹建集中营,人们竞相应聘。

汉娜·阿伦特

我之所以深受触动,是因为这一切在这里太常见了。

简而言之,这种恶就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恶是平庸的,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

将这个概念拓展一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皆是“平庸之恶”。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种种荒唐事了。成千上万无辜的人被批斗、虐待,把对方往死里打的普通人就是任何一个不思考的人。政府宣传“对待敌人就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更何况,别人都在做同样的事。

最近我得知这样一件事,某健身房的店长向员工传授销售技巧。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会员买课的目的就是要快速瘦身。所以,在第一次测量身体维度的时候,尽量往松了量,锻炼一段时间之后,再量时则收紧一些,前后可以相差几厘米。另外,严格控制会员的饮食,尤其是晚上,禁止吃碳水化合物,体重会立竿见影地降下来。

这些小伎俩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稍有常识的人便知道过分节食、低碳水饮食结构会给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短期内效果明显,主要也是因为肌肉和水分的流失,并非减脂,而且反弹的风险极高。

如果我在教练群里公开批评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嗤之以鼻——你不这么做就卖不出去课!帮会员建立健康正确的健身理念本是教练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但为了多卖一些课连蒙带骗,明知不对却坚持如此。甚至连一点良心不安都没有,因为大家都在做!

平庸之恶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所以,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业内坑人,另一方面却喝着三聚氰胺牛奶,似乎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三、 取消自由意志。

也有人会说,迫于环境和体制的压力,很多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不禁令我思考,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于宫斗戏。情节大同小异,女主本善良,进入后宫,屡遭陷害。终于顿悟,要想明哲保身必须使用阴谋诡计。结局是最为厚黑的女主干掉了所有敌人,登临权力顶峰。人们之所以爱看这种极端环境下彼此倾轧的故事,本质来讲无异于为自己找借口——大环境逼良为娼,不作恶就会被他人杀死,作恶情有可原。

当一个人不得不作恶时,是否也有将枪口抬高一寸的可能?是否可以用保持沉默来代替助纣为虐?

《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这里,我想提一位犹太裔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他的自传《活出生命的意义》讲述了二战期间他在纳粹集中营中艰难求生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自由意志的伟大。

“在集中营待过的我们,都还记得那些在各房舍之间安慰别人,并把自己仅余的一片面包让给别人的人。这种人即使廖若晨星,却已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受此启发,我也曾写下这样的话:“有些制度的设计致力于消灭人的正直、尊严和同情心,使人变得只相信弱肉强食、成王败寇之类的恶论,变得像动物一样极端自私。但促成一个人堕落至此的绝不仅仅是制度,还有因为他/她甘愿成为这样一个人。这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道德的角度来讲已经失去了人性。道德是人的秩序。”

什么是自由意志?说白了,就是主观能动性。

你会注意到多数人对自由意志的态度是多么轻蔑。他们根本就不相信那玩意儿的存在!日常交谈中的大量观点都佐证了这一点。

“都是环境造成的。”

“都是时代造成的。”

“都是因为受到了外界的诱惑我丈夫才会出轨,他本心是好的,是爱我的。我们之间没有任何问题。”

“都是他人的错,我不过是受到了不良影响。”

这类主流观点极力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为自己找借口,不愿承担责任。而且根深蒂固,不假思索。

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环境可以造就有着云泥之别的人;一个时代里有跳梁小丑也有真正的英雄;外界诱惑和不良影响永远存在,只有意志薄弱者才会屈从。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造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呢?

我所能想到的是,漫长的农耕文明中,人们靠天吃饭,在大自然面前深感自己的渺小。面对灾难无能为力,只能逆来顺受。人格日趋保守、封闭,不再相信人的力量,取消了自由意志。

请注意,某些人为的因素也在刻意地强化这一点。

经过由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重挤压,作为人的本质——自由——消失殆尽。


四、 迷恋暴力。

“暴力”是我一直关注,并非常想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开头。

《平壤水族馆》

在脱北者姜哲焕的自传《平壤水族馆》中,记录了少年时期在北韩耀德集中营中发生的一件事。当时,营中一个臭名昭著的告密者死了,大家平日都恨透了他。姜哲焕和几个小伙伴负责掩埋尸体。他们粗暴地对待他,懒得刨坑,干脆将尸体对折塞进了一个小山洞里,临走还不忘踹上两脚。大家觉得非常解气。后来,姜哲焕反思了这件事:“如果说这个人做了禽兽般的事情,应当受到惩罚,但我们惩罚他的方式不证明自己也是禽兽吗?”

一个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脱北者尚能有此觉悟,令我颇感震撼。反观当下现实,充满了讽刺意味。就我观察所及,“以暴制暴”不但是绝大多数人推崇的方式,也是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例子不胜枚举。无论是几年前的“暴打成都女司机”事件,还是隔三差五都会上演的“原配当街扒衣痛殴小三”,对此呈压倒性优势的观点是——活该!打得对打得好!怎么不打死她!大快人心!

不见血不足以平民愤。

我知道有人会叫好,但未料到数量如此庞大。任何一句微弱的反对声都会被网友疯狂的语言暴力所碾压。法律观念淡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能用拳头说话绝不走法律途径,动物本能代替人的秩序。“非暴力”观点令众人怒不可遏,并创造了“圣母婊”这个词来形容“没有原则,滥用同情的人”。

我想,几千年“农民起义”和近代“暴力革命”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不少平日里倡导普世价值和人权的网友也在鼓吹这些暴力事件的正义性。这非但荒诞,而且恐怖了。

人权中最基本的一项即为“人有身体不受伤害的权利”,私刑显然是违背法律的,是对人性尊严的践踏。有些人每天哭着喊着说没人权,一旦侵犯起别人的人权倒是毫不手软。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我是书呆子,法律跟出一口恶气比起来算什么呢!

请问,这些鼓励私刑的人,你们会替打人者去坐牢吗?

对暴力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动物世界是最血腥暴力的,既没有法律也没有道德,无所谓善恶,一切都是自然规律。而法律和道德是人的秩序。如果人们的满脑子都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原始同态复仇观念,很难相信自己正置身于21世纪。

一位朋友曾用一个成语总结此现象,我觉得极为贴切——沐猴而冠。

关于暴力,还涉及到中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其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包括个人和他人的生命。很多家长包括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打孩子?”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果你直接问:“可不可以打人?”答案一定是:“不可以,打人是违法的。”但当把“人”换成“孩子”,答案可就大相径庭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不想多说,一句“说得轻巧,你没有孩子,你没有资格讨论这个问题”足以把我打发走。这个问题太过宏大,也太过悲伤。

总之我想表达的观点是,一个不被当人对待的孩子,长大以后也很难把别人当人。

没有尊严的概念,无法理解人的世界。


五、 犬儒主义。

当那个男孩轻易地说出“这个世界上没有公平”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种难以克制的愤怒。我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情绪化,但真的受够了这样的言论。

确切地说,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也不用去追求公平。

这个观点一定不陌生吧!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完美,难道我们就不该追求完美吗?”

“考试得不了100分,难道就放弃考试了吗?”

司马迁赞美孔子时曾写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诠释了对高尚和美好的追求。当然,这种对崇高价值的追求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考零分倒是很容易,什么都不做就好了。

如果持有“世上无公平”观念的人是一位大叔,我想自己会一笑置之。但恰恰是大量的年轻人,丧失了对神圣价值的信念和追求,无意识地变成犬儒主义者——嘲笑理想、玩世不恭。

“没有什么是非善恶,狗咬狗,都一样。”

“什么都是假的,钱才是真的。”

“真理多少钱一斤?”

“自由能当饭吃吗?”

……

这种言论很受欢迎,很吃得开,大家听了都很满意,认为这才是真知灼见。相比较把“真理”“自由”“公正”“尊严”等大而无当的词挂在嘴上的人,不过是伪善、矫情、幼稚、没活明白。要这么说,赢得众人欢迎也很容易啊,只要大肆宣扬丛林法则那套就可以了,什么君子能屈能伸,没有对错只有强弱,成王败寇,枪杆子……我不说了……

仔细分析这些言论,你会发现其共同特点是“将人动物化”。模糊是非善恶的思维方式与动物世界一致;只相信利益,蔑视否定崇高价值的存在,不承认人的超越性,也将人与动物放在同一层次。

不得不夸赞中国文字的奇妙。犬儒,一个“犬”字揭示了其实质含义。

问题就在这里,作为“人”,是要向“兽”看齐,还是向“神”看齐?


六、缺乏探讨问题的基本能力。

想要好好讨论问题,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动机论。

“你说那么多不就是好斗、希望战胜别人吗?”

这种诛心之说很难反驳,因为我无法证明我的动机。“我只是想讨论问题,真理越辩越明,并没有想赢谁。如果你的论证说服了我,我将感到很有收获。”对于这番话,我想对方一定不信,觉得我虚伪。说了等于白说。

2. 伤感情论。

“较劲,你就是看不起我,故意跟我对着干。我哪儿得罪你了?”

如果跟对方说,非也,只是纯观念探讨而已,只涉及理性,无关感情。

不要指望对方会接受你的解释。

3. 无用论。

“说这些没用的干嘛?有意义吗?不当吃不当喝。”

这让我想起来叔本华的一句话:“理念没有办法给他带来任何乐趣。”

且不说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有着种种妙不可言的思维的乐趣,为什么要抗拒变得更为睿智呢?难道避免愚蠢不是一种意义吗?

再回到我在第一个小标题下谈到的案例,那位女士说:“你说这些有用吗?又改变不了什么!”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但前提条件是,你起码得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在充分的理性分析面前,有触动的人自然会反思、认同。但如果连表达的权利都放弃了,一切又从何谈起呢?

话题进展至此,又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环境如此,如此微不足道的改变还是毫无意义。”

我的答案是:大环境也是由个体组成的,是否相信个体的力量,是否相信人的尊严和自由可以实现,你可以选择。个体社会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醒着的人多了,推动社会进步水到渠成。


总之,吐槽是我——这个格格不入的人——对抗日常生活种种荒谬的手段,或许也可以称之为自我保护。而且我还将继续格格不入,继续看不惯,继续吐槽。这是一条荆棘中散落着珍珠的小径,孤独、艰难、神秘、魅力无穷。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长篇悬疑小说《对岸》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动机背后还有动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