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迅哥儿的阅读理解之一:《明天》
《明天》本来是简短的一篇小说,因为是鲁迅写下的,就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经历过高中被语文考试阅读理解支配的恐惧,大了大了反而主动来做阅读理解,也是稀奇事。
看完《明天》这篇小说,我暂时没有与人讨论,一来这个年岁身边少有人看书,二来现在来谈迅哥儿的书难免有人觉得“装”;也抑制住了上网寻求他人看法和观点的念头。
仅仅就我自己对于此文章的所思所想,自问自答做了以下三个阅读理解题。
第一题: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及鲁镇人家有古风,每天都早早入睡,唯有单四嫂子例外。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
单四嫂子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所以晚上必须要纺纱,睡得才迟。
相比于鲁镇其他人家,单四嫂子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夜半劳作。
单四嫂子的儿子活着时,作者将她和鲁镇乡民的睡觉时间进行对比,体现了单四嫂子虽然晚上劳作辛苦,但总归是为了有奔头的明天。
但她儿子去世后,单四嫂子也和鲁镇乡民们一样早早地入睡了,作者将她儿子去世前后的入睡时辰进行对比,体现了鲁镇已经没有人会为了明天而在夜间辛勤耕耘了。
“这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
简答: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首先将单四嫂子和鲁镇乡民对比,展现了底层人民辛苦却安定的生活,表达了人民生存下去的强烈愿望;其次将单四嫂子孩子去世前后进行对比,体现了人们在丧失希望后的麻木与痛苦。
第二题:请谈谈你对“他是粗笨女人,他能想出什么呢?他单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
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是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
为了理解这句话,我把自己代入了单四嫂子,走入了书中场景。
想从前,儿子在,苦也乐。
连夜里纺出的纱,“也彷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
现在呢?
儿子没了,快乐也跟着没了。
呼吸都是痛苦的,这痛苦还只有自己能听的明白。
联想当时底层人民的经历:坐龙椅的皇帝被赶出了紫禁城,拜了半辈子的官老爷不用拜了,gmd呼啦啦地冒了出来,自己的辫子被剪的不人不鬼......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前半辈子,不过为了温饱,辛苦却也稳定地活着。
现在呢?
完全陌生的世界包裹着他们,压着他们。
“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
苦日子是过惯了的,但安稳没了,快乐就没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死去!不知道后半辈子该怎么活下去!
他们能想出什么呢?
世界喧嚣的风声吹进鲁镇小小的地界儿,嘈嘈杂杂。
粗笨的大字不识的乡民们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
只是这个梦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梦中有如真空,呼救声传不开来,反而让人一点一点窒息。
个人如蝼蚁。
呼吸都是痛苦的,这痛苦还只有自己能听的明白。
简答: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描写单四嫂子在儿子离世后,被空洞的房屋包围着的孤独感,和压抑的氛围。
更深层次的是在隐喻当时底层人民的心里状态:他们被翻天覆地的变化裹挟,只能被动接受加之于身的未知的命运;体现了底层人民群众在世事变幻中的无所适从,同时又无力自救的悲哀。
第三题: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并解释其含义。
主旨句:“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分析:
文中共有两次描写“银白色的曙光”。
第一次曙光亮起,代表了单四嫂子想带着儿子活下去的愿望。她带孩子踏上求医之路,想抓住最后的希望,但这“曙光”熄灭了。
第二次曙光亮起,乡亲们背来了儿子的棺材。
鲁迅先生只是简短地写了句: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
可就这几个字,我的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
单四嫂子看着儿子躺在床上,心里计算着:太阳升起了,儿子就会起床玩了。
可是曙光亮起,
棺材来了!
棺材来了!
自欺欺人的幻境被打碎,逼得她直面残酷的鲜血淋漓的现实。
这现实太重了,太痛了,太苦了。
这曙光是死亡,是绝望,是没有明天。
但是,太阳总会按时升起,极夜之后总有光明。
为了迎来希望的曙光,有无数仁人志士在暗夜中奔走;
为了让所有人陷入寂静的黑夜,也有许多人扯着豢养的狼狗,在黑夜中睁着绿油油的眼睛,随时准备撕咬裹着人血的馒头。
这黑夜太大——要填进去多少人名,才能撑破夜色;
这黑夜太空——要灌进去多少热血,才能染红霞光;
这黑夜太静——要喊出来多大声音,才能唤醒大地。
如何才能从这寂静的漫漫长夜中醒来,从这痛苦麻木的梦中醒来。
可是,
就因为这夜太静、太大、太空,我们才要创造一个热闹的、可以自由呼吸的新世界。
为了这个美好的明天,无数英雄先烈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如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惟此而已。
简答:
这句话的含义是,身处绝望之时仍要保持希望,为了把希望变为现实,总有人会站出来与恶势力斗争,总有人会在黑夜中擎起火炬、发出呐喊、带领人民群众走向美好未来。
后记:
身处和平安定的年代,即使三十岁的我,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也只感觉在读普通小说。
更别说高中时做阅读理解,更是痛苦难言,不免要问:
鲁迅先生写文章时,真的有这么些个深意吗?
但现在,
当我慢慢写下这篇读后感时,一字一句间,或明显或含蓄、或有或无的文章意义,就这么在脑中、在笔下流泻而出了。
每个人,每个时代,都能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我是个粗笨女人,是单四嫂子,是鲁镇乡民。
初读不识文章意,再读已是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