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我的童年
我叫快乐小强,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的男孩。我想今天先从童年开始说我的故事,因为童年可能和大多数城市人想象的会不太一样,大家会觉得农村家庭出生的孩子是不是会很苦,每天会有很多的农活需要干,甚至有很人还会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话语,但是我的恰恰相反,因为父母对我没有太多的约束和规矩,他们给我足够的自由。
自我4-5岁记事开始,那时候我们村有近10来个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大家每天都会相互串门玩耍,岁数最大的我们一般都称“大哥”,那时候我还没上学,每天等上学的哥哥们回家我就会去找他们;终于等我快到上学的年纪,父母在我5岁半把我送到了小学上学前班,原本学校的规定是学前班必须满6岁,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父母能在5岁半的时候就把我送到了学校,直到我快升一年级时我又被要求多读了一次学前班才明白,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能是那时学校对于年龄的要求比较严格吧。总之我就按照规定继续上了一年学前班。
那时候我家还住在瓦房里,虽然采光不是很好,好在冬暖夏凉,那时候住的房子“很大”,大门前有一个小小的晒谷场(其实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有),应该是大家都需要进行晒谷的缘故所以专门预留出来的。
进门后左手边会有一口转孔的井,需要手动的去摇晃摇杆才会出水,再往左一点就是厨房,里面有吊起来的橱柜,水泥板制作而成的切菜台,上面放有刀具砧板以及调料,一个大大的水泥砌成的灶台和烧柴的小灶台,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唯一不足的就是厨房开了灯依旧很黑,当时做饭都需要烧柴火,黄色的灯泡总是会被烟熏黑。
进门的右手就是农村人说的厢房,里面没有任何水泥砌成的台面,这间房在农村一般是用作放置杂物,说是杂物其实都是日常锄地以及烧饭所需的柴火,因为桂林的气候原因会有一段时间的梅雨天气,所以会放置好几大捆柴火确保日常使用,里面的空间不大,但它到了冬天就会有一个特别的用处,冬天奶奶会在厢房里面把炭火烧的旺旺的,我们整个大家庭就可以在里面烤火,在寒冬会格外的温暖。
正正的走进门就是我家的客厅,客厅是真“大”,左手边是一个长长的沙发“可以变身的那种,打开可以变成床”,右边会有几张木凳子,正中是一张“八仙桌”(它有八仙桌的款式但是不是真正的八仙桌),上面会摆放着一台黑白电视、烧水壶、保暖壶,桌子正面以及左右两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抽屉,里面会有各种小宝贝,但唯一让我好奇的就是左手抽屉里面会有好几个装蛐蛐用的盒子,至今我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以及是谁用过的,不过我想着应该是我爷爷年轻时的爱好吧。
客厅走到尽头的左右两边各有一扇门,门后是一间房,平常不怎么会使用到,里面堆着一堆木糠以及楼梯,再往后会有一扇小小的门,是农村的后门,农闲时待在家里,大门和后门都会打开,那时候我没事就喜欢从自家窜到隔壁家就这样跑来跑去。
客厅的左手边和右手边各有两间房,虽然说是两间房,但左边的房间却没有门相隔,右边的却有;左手边的前房是我爷爷奶奶住的,而我住在后面的房间。自我记事后不久爷爷就走了,那时害怕一个人睡,时常会跑到前房去和奶奶睡。农村的夜晚很静,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晚上睡觉时候把客厅的黑白电视搬到房间,为了前房和后房都能看到电视,奶奶就在两间房中间放一张桌子用来放电视机,虽然电视机离我睡的后房4-5米,但是我依然能看清,可能是那时候没有太多的电子产品,农村的绿植也比较多,让我能有好眼力。右手边的前房自我记事来一直都是我奶奶养鸡养鸭的专属地,后房则是杂货房,里面会有很多很多的柴火以及一个尿桶,因为农村家里不会有卫生间,但如果小便还要出门一趟就不太方便,所以几乎每家都会备有这样一个桶,不仅方便还能当农家肥,其实挺好奇我家为啥会有那么多的柴火,真不知道爷爷奶奶从哪里弄来的,从心底挺佩服老一辈的。说完两边房间就要说说房间的“二楼”,其实就是大大的平台,由木板制作而成,左边的上面会有各种杂物,例如平常祭祖使用的香火钱纸,但是唯一有一个东西让我很害怕,就是上面有一口黑黑棺木,虽然我是男生但是我那时真的很害怕,因为在我爷爷过世的时候棺木就是从右边的房子拿下来,然后把爷爷“带走的”。二楼右边拿去棺木后上面就很空旷,因为上面只会放置少量每年秋收的稻谷。
这就是我家的“大房子”。
记得爷爷还在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跑到爷爷的床头去问拿零花钱,爷爷总是说:“在床下,自己拿”,床下爷爷有一个大大的铝制盒子装着很多5角和1元的纸币,也不知道是爷爷生病前还是生病后准备的,真是太疼爱我了。难怪父母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说爷爷最疼爱你这个孙子了,爷爷还没生病前常常带我去村上的代销店买娃哈哈,甚至有时一瓶不够还要两瓶;妈妈还说爷爷特别喜欢带我去代销店理发,总说我的头发不够厚实需要多理几次光头,那时我还不记事。爷爷一辈子都在铝材制作厂工作,所以家里有很多爷爷做得东西至今还在使用;爷爷走后留下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钓鱼竿,虽然没看过爷爷垂钓,但他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钓手,加上在抽屉翻出的蛐蛐盒,相信爷爷年轻时一定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人。
说了挺多和童年不太相关的话题,继续回到我的童年,记得读书时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捡铁来卖,我家住在离学校1公里的地方,那时候学校可没有饭菜所以需要我每天来回四趟,我就会找上一根绳子和一块吸铁石,把绳子另一头吊在拇指上,每天上下学就寻找钉子、铁带回家,待集齐一定数量后就会叫上家人帮忙看称重的重量进行贩卖。每次放学回家脸上总是黑黑的,身上也都是灰尘,那时我们家附近有好几个砖厂每天都在拉黄土和煤灰,每每回家后总得用井水洗把脸,因为黑黑的所以就得到一个外号叫“阿七”,意思就是不干净的,虽然我不太记得当时我的脸到底有多黑,但是我想一定也不会很干净吧,不然怎么会有这个外号呢?
那时我父母住的房子叫“上屋”,离奶奶的房子只有不到50米,通常早上我会起来的特别早,6点左右我就起床了,那时的我不会做饭,父母也不会起那么早,所以没法为我做早饭,就想了办法,每次晚上做饭都会做多一份,然后晚上就放在煤炉上热着,早上起床后就可以“上屋”直接打开吃了,但这样难免米饭会出现有锅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 就在某天我兴起就让母亲教我怎么做蛋炒饭,也许是我吃腻了,在母亲的指导下基本每天早上我都会为自己炒一碗蛋炒饭,虽有时会咸了(盐多了)或者黑了(酱油多了),但是自己做的饭却很美味,这就是我学会的第一道“菜”。
我的童年很欢乐,基本把农村孩子能玩的都玩过了:
1、我喜欢去小朋友家玩“画片”,几个人把“画片”铺在地上,轮流用手掀,掀翻多少张就可以归自己。
2、我喜欢和三五好友在路边或晒谷坪上玩捡石子,那时候真是花样百出,多子的、四子的、多人、分边的各种玩法,就连捡子的数量和顺序都有规定。
3、我喜欢和三五好友在晒谷坪打弹珠,分为两种玩法,一直需要击中对方的弹珠算获胜,另一种则不需打中,只需要你的弹珠离对方弹珠用手掌加手指你能都触摸到就行。Ps:那时候还小手短,很吃亏。
4、我喜欢用书或报纸折成四角,用自己的去打别人的,翻了就赢了,有时候一玩就是一天,输到要去撕作业本,玩一天都不嫌累。
5、我喜欢去家门口或者家后面的农田里钓青蛙,那时候农药的使用量还没那么多,农田里会有很多青蛙可以钓,每次出去半天就会钓好几斤,各种青蛙,晚上就可以加餐了。
6、我喜欢去家菜地旁的鱼塘里钓龙虾,在塘边砍几棵竹子加上一些水泥袋的线就可以组成一支简单的钓竿,再到塘边的田里找上一颗螺打去壳就可以开钓,每次去都会钓上很大一堆回家,常常会塘边坐上一整天,到午饭时间母亲都会在“上屋”后门叫一声就能听到,吃完中午又会继续去钓,好在塘边有好几颗大树,不然估计会中暑。
7、我喜欢滚着父亲亲手制作的铁环满村跑。
8、我喜欢母亲换台时看到西游记动画片叫我回家看电视。
9、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