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风,8月的雨”
八月的伊始总是下雨,前些日子,也总是在傍晚起雨。原本以为这些日子的天气会稳定了一些, 不料,又刮起了台风。
不禁让人想起一句歌词“7月的风,8月的雨。”
可在我这里成了7月的雨,8月的风,台风虽然没有波及到我所在的城市,但是看新闻上其他城市的受灾的情况也很揪心。
连续一周没有早起,因为总是在熬夜、熬夜,早上起来很是头疼,不想看书,不想写东西。
昨天更了一篇文章后,感觉脑力消耗尽了,起床收拾后,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烈火英雄》看完心情真的很沉重,再加上台风造成的灾难,在这些天灾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和脆弱。
愿每个人都能学会好好珍惜,好好感受生命的每时每刻,少留一些遗憾,因为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
前几天在群里发布了类似要解散读书群的消息,一位朋友@我,问你们的公众号怎么好久都不更新了,我问道,你一直等着更新吗?她答:“是的,以为我订阅的多,忽略了,单点开好几次也没有。”
那一刻,肯定是感动的,因为有人在默默关注着你。
说说放假后的生活吧,之意书社和图书馆,成了我常驻的地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东西。
放假的这些日子村子里都很少回去,有时候还是很想回去的,不知不觉自己成为了一个边缘人,一直徘徊在城市和农村的边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挣扎。
我订的死磕的目标很多都没完成,才发现自己并不能做到完全自律,那真的是太难了。
我总是自律一阶段、崩溃一阶段。
在一本书里看到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躁郁症”,就是狂躁和抑郁交替发作,一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安静下来又觉得自己相当无能,狂热分子的另一面,就是信心突然结冰。每隔一段时间,就觉得一切都没有用,没有意义。
我承认自己是有“躁郁症”吧,承认自己有病并不丢人,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说没有100%心理健康的人群。
我关注的一个作者5年了,看她一点点的成长和变化,2018年她公开了自己的一篇文章,重度抑郁两年,没死,也没痊愈。
她一直在接受心理咨询的治疗,这并没有什么。
前些日子和闺蜜聊天,我说我完了,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感受过什么是快乐了,某个时刻,压抑的要窒息,现在的日子是我以前曾渴求的,没想到在实现之后,我竟不觉得快乐,更多的是焦虑和抑郁。
她说:“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永远都是走着走着就迷茫了,其实回头看,你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了,需要一点变化。”
我说可能是目标不明确,或者是我给自己订的目标太高,我现在无法实现,以及未知带给我的焦虑和恐慌。
她说:这是常态,就像读高三,考大学是最简单而又明确的目标,不会考虑对错,唯有全力以赴,而现在目标是自己订的,时不时的还要怀疑一下,而且诱惑太多,路太多。
是这样的,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手表原理”,一个人有一块手表很容易确定时间,如果同时拥有两块手表,就很难确定时间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人生好像到了无欲的境界,对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趣,明知道该去做什么,却一直拖着不去做,不想买新衣服,不想去旅行,然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直到我看了《圆桌派》这个节目,才发现大家的二十几岁其实都一样啊,无助又彷徨,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
蒋雯丽在这期节目中说道:“她二十几岁的时候也特别困惑,因为在30岁之前你要解决人生太多的问题,你的工作、你的婚姻以及其他东西,全部都要在这个阶段把它解决。外在的压力和自己的内心又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形成一个对抗,特别的困惑和迷失。”
她开始读尼采和叔本华,也没有找到答案。她说出了当下年轻人的心声,的确如此。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自己那就是“理性”,变得越来越理性,去年想要做什么,去哪玩,分分钟行动,今年少了很多年少轻狂的气。
成年人的快乐不再像孩子一样,比如小孩子,你给她一块糖买个冰淇淋,她就可以立马开心起来。或者可以理解为,孩子还不知道,世界上有比冰淇淋更美味的食物。
而大人呢,哪怕你买了一部新手机,也并不觉得开心,因为成年人的欲望大而多。
于是,我开始思索,与我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想好后,专注去行动做这件事,当然要放弃很多东西,毕竟有舍才有得。
7月份的时候,给书店主持了一次签售,由于这个作家的行程特别紧,我们没有时间对接,便安排了我和司机一起去高铁站接她,让我们两个在车上对接。
和司机并不认识,一路上并没有过多交谈,欣赏着窗外盛夏的景色,大片大片的翠绿,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明亮而又热烈。突然意识到很久没有出过这座城市了。
接到作家练明乔,她出站的那一刻,带着一个大大的耳麦,穿了一双夹拖,真是好一个随性洒脱。
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而且全素颜,这大概是经历带给一个人的底气和勇气吧。
当你内心富有,脸上便不再需要过多的粉饰。
我们并没有刻意的去练习对谈,反而随意的交谈了起来,我问她,你的书中有一句话:“人有两次长大,一次是18岁,一次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关于“自我”你怎么看?
她说这个“自我”不是找,而是我们一直在追逐。
我便想到了自己5年前,一心想考进体制的我,和现在的我心境大不相同,难道我违背了自我吗?
我觉得不是的,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5年前的我和5年后的都是真正的“自我”。
由于时间特别紧,我们在高速上超速被查,还耽误了一会时间,下车后练明乔把夹拖换成高跟鞋直奔书店,签售结束已经很晚了,大家又到老街那吃饭,差不多已是晚上11点,不同行业的人聚在一起,聊得话题总是很有趣,而我,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晚出来活动过,好像忘了生活似乎还可以这样过。
某天晚上,我从书店回来,骑着车子,吹着小风,昏黄的路灯和湛蓝又深邃的夜空形成了温柔的光,我一直在思考“自我”这个问题,自我到底是一种自我约束,还是自我放任?
之前的我,是一个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的人,做事情之前总会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而不是从“我”这个角度出发,比如我想剪短发2年了,一直没剪,原因是什么,怕别人说不好看,怕别人说不好看。
但是上个月,我果断把头发剪了,也有人说不好看,但是我完全不在乎,我自己觉得OK就行。
还有就是之前别人给我介绍对象,我不好意思拒绝,还会硬着头皮去走个过场,因为我如果不去,我心里很是在意别人会不会说我挑,说我眼光高?
但是今年,我只相过一次亲,其他直接的拒绝推掉了,甚至介绍人直接说我你不去见就是你有对象,我说随你怎么说吧。
反正我早已不在乎了,我现在又不想找对象,何必费这个心思和精力去相亲,有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在床上躺一会。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做这样的自我,我又在反思,这样的自我是不是自私?
但是我又没损人利己,又没违背道德,我觉得这个自我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尊重。
我发现当我真的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的时候,真的更洒脱了。
啊,成长真的是个痛苦的过程,所需要经历的一切磨难和辛酸,以及快乐和悲哀,都统统过来吧,我愿意接受。
可能在别人看来,我二十多岁,工作稳定,衣食无忧,你还不快乐,活作吧。我不认为我是在作,因为内心里有一团火,有场不能平息的大风,在等待着出口,等待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