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 从高中到大学中间只隔着一个高考。
1.
如果你家里正好住着一个高考生,恭喜你,2016年6月6.7.8号这几天,全家老小齐总动员,加油的,打气的,安神的,补脑的十八班武艺上阵,紧张又平静的让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搏最后一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678,录取吧,录取吧,录取吧。讲真很佩服国家教育部选的高考日子,代表了全国940万考生家长的心声。
我真不想讲15年前我参加高考的一些回忆,因为至今我也没有混的牛逼闪闪,没有资格写《我怎么从学渣逆袭到高考学霸》,没有资格给莘莘学子一些指导性的干活《高考季是结束,也是开始》《高考填志愿你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等等。虽然我不是高考生,可从六一儿童节过后高考衍生出来的各类鸡汤文,缅怀文,感慨文,吐槽文已经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如果我在假惺惺的写,也是在炒剩饭,唉!原谅我直截了当。
2.
高考在我们眼里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管你是学霸,学渣还是学酥,通通都要过一次,好赖检验下各奔东西,各奔前程。
高考在游戏玩家眼里就是不断打怪升级的到了最后一波打BOSS的环节,最后谁的分数高,谁就能成功晋级,拿到下一关大学的入门钥匙,虽然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只是有的人享受打怪的过程,有的人想拿到PASS卡。所以,从高中到大学中间隔着一个高考。
很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激励着考生放松心情,应对考试。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寒门学子来说,高考是改变自己命运一次考试,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这方面我可以随心所欲给大家说说,家穷人丑的高中时代,最大的梦想就是离开老家,只有去一个大家都不认识我的地方,我才能想办法去改变自己无比苦逼的先天性条件,那这个通向外界的小道无疑就是高考了。说了我现在混的没有牛逼闪闪,至少杀到了省会城市,改变了高中毕业就结婚生子一辈子呆在乡下农村的命运。(解释一下,这里不是鄙夷农村不好,只是当年的眼界就屁股那么大。)
很多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激励着考生轻松应对考试,同时也要重视考试。
致高考生:四年后你们会明白,你们今天的努力,并没有多大卵用。改变你们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主要是爹妈 ,长相 ,还有你们家那片是不是要拆迁... 高考的孩子们 ,一定不要紧张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 ,高考 ,只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 ,但还是要好好考,大城市网速快!
看到木有,亲们,高考充其量是一张纸把大家从高到低排个顺序,哪怕你四年后的理想是还是打游戏,也要好好考,挤破头去大城市。大城市网速快,说不定还能得过个奖什么的。
不过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要假惺惺的说几句。不管是改变命运也好,持无所谓的态度也罢,我都希望你能读写个自己喜欢的大学,它能开阔你的眼界,扩宽你的人脉,丰富你的人生阅历,亦可以风花雪月的收获你的爱情。(是不是感觉很高大上,废话,虽然那时候我们村的人知道清华,北大是大学,不过我读的商贸学院也具备我例句的大学的相关功能哈。)
3.
高考前每个人是上紧的发条24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在复习,高考后就是睡到自然醒,想吃吃,想喝喝无线自由的花式生活方式中了。哈哈,填志愿,报学校,有一个宗旨,自己喜欢的。因为又有人操操了。
高考季: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
看到木有,虽然是调侃,道理浅显易懂,文凭是敲门砖,有墨水在胸中才是硬道理。所以不管成绩单如何,都要上个自己喜欢的大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像高考题一样,55分到61分有进步的空间就说明努力过岁月会温柔对待你,但是从100分到98分严苛的家长只看到退步,虽然相当61分是天壤之别。跨过高考,是新的开始。
高考季,叨逼叨,除了老师,家长还有我。幸亏家里还没有高考生,不晓得到时候还有没有现在的平静乐观积极的心态,算了,不聊了,洗了睡。小五开始揉眼睛的。
PS:高考话题多些,洋洋洒洒写了不少,30天写作训练营蓝波17,坚持,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