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之简摘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9人
maybelillian_gu
五月到八月的时间,阅读松懈许多,读完「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在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输出很少,断断续续的阅读也不成系统,所以写下这篇笔记也不是件易事,又交叉着把这三本书翻了遍,拾遗些许。阅读本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乐事,有一群五湖四海的小伙伴结伴同读更是一件幸事。
唐:唐初以均田、租庸调等制度,奠下立国根本。均田制与古代的井田制不同,井田分属于封建贵族,而均田则全属中央,即国家。均田是军衔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则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
租庸调就更有意思了,「租」是配给人们以耕种的天地,年老仍缴还政府;在其授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庸」就是役,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劳役。「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把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租」是栗米之征,「庸」是力役之征,「调」是布帛之征。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民经济仰赖土地为主。唐代租庸调制,最要用意在「为民制产」。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家,于是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这是唐制较胜于汉制之所在。读到租庸调制度,甚为激动,论租庸调的最高用意,先不论实际施行的效果,唐统治者们所制定的经济制度,自上而下的统治者视角也如艺术一般,宏观上的逻辑清晰让我(一般站在被统治者的角度,自下而上)震动不已。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或者说大部分被统治阶级,这之间的思考面之鸿沟让人惊叹。现今不也是如此么?倒真不是为了说政治正确的话,社会群众对于政策的理解与政策制定之间的时间差和角度差,也是不言而喻的。
租庸调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两税制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及流动频仍,上述制度渐渐无法应付日趋繁复的地方事务,结果促使地方自行摸索治理之道,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则日渐削弱。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制这些税收制度最终执行起来混乱不清。「这又牵涉到地方政府即州、显衙门的各项组织与其行政效能。而受甚深之影响。而且也不尽在地方政府之组织与其行政效能上,而又得牵连及于地方自治的种种情况之不同。因此又必然牵连到各时代的社会形态。如春秋时代有封建贵族,东汉以下至中唐时期有大门第;晚唐以下迄于宋明,社会大门第全消失了,农户散漫,全成一新形态。这些都为了解中国历史上田赋制度种种演变所必须牵连论及的有关系的各要点。」
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唐朝制度从当时的眼光看来近于至善,其中大部分功绩归属这位君主,他又恻隐之心忧好奇心重,不惧畏难也不辞劳苦,指挥战斗、和敌方将领谈判。唐朝的「三省分工」,以律、令、格、式区分各种政府规定。但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但李唐政治立场至为狭隘,他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力,这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的力量。想到明代的专制,明代废止了宰相,政府由皇帝独裁。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有规模之际 ,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层,上端的行政工具又经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责。要使这体系生效,只能从上向下加压力。可以理解,专制政府不尽然出于专制者的选择。
而儒家基本的教条为本身的克制,对人的揖让,可是最后的裁判权出自龙椅,则又倚靠当今天子自持的程度而定。儒教纪律和专制这互相矛盾的地方,使超级政治家得有无限的机缘,在进退之间,作攻防的决策。这也是中国政治史的中心主题。中国政治、官场中被诟病的太极似的作风,也源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再追溯,又归因于地缘政治了。于我而言,寻找到这些似乎说的通的因果关系,对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状反而没有那么极端褒贬了。如若简单地认为这也是一个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社会状态都更耐心和包容了。
五代十国:税赋达到空前高度,这和一个由中央做主全国一致的税收制度不同,赋税按照各处之实情。当政府之重心移到省级单位之后,行政上便更能注重到地方实情。且就财政上说,免除了两层政府的开销,可以使费用大为节省。而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免不了要将注意力放在经济上效能最落后的方面去,以保持全面的均衡,由是免除了地区间的摩擦。地区自治以及中央集权统一治理之间的区别,差异化税收的军阀割据与统一税收的中央集权。即使是现在的国家治理也要权衡区域自治和兼顾公平、减少地区名族间摩擦。但绝对的公平一定不是尾大不掉组织的有效方针。
宋:在我们之前九百年,王安石改造财政的「新法」,企图启用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流通状态里增税。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然而,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须和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 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如要将这帝国财政商业化,法律规定相关的金融管制方式就必须到位,这在当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一项新制度之成立和推行,其条件是如何地复杂,其考虑是该如何地周详。
宋朝在少数民族的压迫下不断南下,但宋朝的经济仍然发展蓬勃,这体现了南方的富庶,本以为在敌军的压迫下不断缩小领土是一种国破山河的感觉,但细想后,百姓的生活质量与是否征战关系极大,宋通过和战上供的方式避免了征战,也许因此宋才不会在经济上落魄。此外,宋的科技进步巨大,这也许是因为经济发展好了。书中说科技无处可推进,尽管有解决技术的能力,却无节省人力的动机。也就是说,在无市场刺激促进下,科技是如何发展的?
元: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不断在马背上扩大边疆。除了不扩大反抗,自身会难保,还有什么原因让它不断扩大。快速的扩大了边境,不同国家的人,不论政治还是地理因素导致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各国家之前的漏洞,导致大了就乱的现象。忽必烈想利用宗教管理人民,所以宗教的作用在领导人、管理者、政府眼中就是一个管理群众的工具么?在如今社会中也是如此么?
明: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内向及非竞争性体现:1.固守中国「内地」,不再向外发展以避免额外之枝节。2.有限度的商业3.面对北方的防线,修筑「边墙」成为一种值得专注之事业。4.不得同种互婚,亦即是婚嫁必以汉人为对象。
朱元璋的明朝带着不少乌托邦的色彩,它看起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到能够到达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简化。可是他所规划的长久影响则只有令人扼腕,这等于向中外宣布: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集团,它大可以不需要商业而得意称心,政府本身既不对服务性质之组织与事业感到兴趣,也无意于使国民经济多元化,至于整备司法和立法的组织足以使经济多元化成为可能,更不在它企划之内了。明朝的高度中央集权源于组织机构的简化,然其长远影响弊大于利。只是暂时运行良好,这种简单粗暴的集权与朱元璋的出身又有多大关系呢?
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尽管从经济学角度看待郑和出海的花费是当时国家财政的极大压力,但是否在没钱的情况下就应该停止去探索,与其它国家往来?朱瞻基、朱棣才智与在位期间国家的发展程度之不一致的极大原因是因为继承来诸多问题的国家,可见摸得一手好牌多么重要。
明朝自宣宗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思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读「万历十五年」,深感在文官势力颇盛的时代,皇帝,这位深居皇宫内名义上权利至高无上的男人,在他放弃主管国事之前,他也曾精神焕发、励精图治。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皇帝既能热心参与各种典礼,就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足以策励臣工趋向勤俭笃实。
晚明万历期间,1587年前后,臣僚开始因对皇帝之诤谏而指责御前的过失,称万历奢侈荒殆。起先万历赫然震怒,可是他领悟到,惩罚向他攻击的人,只能使他们在其他诤谏者心目中成了大众英雄,也就是「讪君卖直」。于是他也采取消极抵制的办法,不批呈奏,不填补重要的官位,停止各项礼仪,不在公众面前露面。所以,万历和官僚之间,究竟是谁让谁失望了呢?组织结构这几个字,读来都深感其错综复杂,改变非易事。
关于此处臣僚的行为皇帝称其讪君卖直。皇帝认为这些官员诤谏者并非对他尽忠,而是出于自私自利。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现今网民及日常生活中不乏这些「道德家」。道德家也许分三档,一自以为自己道德,排斥他人非道德。二在这些议论的方面似乎道德,自己做到了认为可以说他人,三自己做到了,然认为自己不完善,也无权说他人。随着时代变迁,道德的标准似乎也在变化,不指出这些道德败坏肯定不好,但是什么情况该说什么情况不该卖直呢?
中国在16世纪末叶,颇像一种玉制的装饰品:从美术角度看来有它本身之完满,可是在结构的方面看来实为脆弱。因为受着法律和制度的限制,内部的增进已至极限。用不着说,这样一个国家不容易动员,对外界的压力亦缺乏抵御的实力。
今日去看历史,我们的观点应伸长。若干成功辉煌在当下大张旗鼓,然,是否正确。在悠长的历史时间中,它对么?人类中常有很多事迹,其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不能从短浅的眼光窥测,即使当时人物所作的判断,也有可能尚有因果因素,超过他们的人身经验。对错与否放在不同的时间断内会有不同的评判。在看似无力撼动的历史长河中,政治家们也能尽力引领或顺势。
阅读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所读之处对自己都是新鲜的输入,很多词语还需搜索才能明白意思,对于之前连各朝代都不能正确排序的我来说,阅读时尽是应接不暇的历史知识。也更不谈「对比新闻,解读和理解时政」的程度了。不过,当你真去翻开这一页页,真觉得历史有趣。有些个没有瞌睡的睡前和晨起阅读时刻,我激动于我又更了解我的祖国,它的过去我虽没有参与其中,但通过书中「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赋税制度」…等,它来时的模样更清晰了。
唐:唐初以均田、租庸调等制度,奠下立国根本。均田制与古代的井田制不同,井田分属于封建贵族,而均田则全属中央,即国家。均田是军衔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则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
租庸调就更有意思了,「租」是配给人们以耕种的天地,年老仍缴还政府;在其授田时期,令其负担相当的租额。「庸」就是役,是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劳役。「调」是一种土产贡输,各地人民把各地土产贡献给中央。「租」是栗米之征,「庸」是力役之征,「调」是布帛之征。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民经济仰赖土地为主。唐代租庸调制,最要用意在「为民制产」。有田始有租,有身始有庸,有家始有调。此制最高用意,在使有身者同时必有家,于是政府征收此轻微的税额,将会觉得易于负担,不感痛苦。这是唐制较胜于汉制之所在。读到租庸调制度,甚为激动,论租庸调的最高用意,先不论实际施行的效果,唐统治者们所制定的经济制度,自上而下的统治者视角也如艺术一般,宏观上的逻辑清晰让我(一般站在被统治者的角度,自下而上)震动不已。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或者说大部分被统治阶级,这之间的思考面之鸿沟让人惊叹。现今不也是如此么?倒真不是为了说政治正确的话,社会群众对于政策的理解与政策制定之间的时间差和角度差,也是不言而喻的。
租庸调结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脉相传的经济传统;两税制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然而随着人口增加及流动频仍,上述制度渐渐无法应付日趋繁复的地方事务,结果促使地方自行摸索治理之道,而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则日渐削弱。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制这些税收制度最终执行起来混乱不清。「这又牵涉到地方政府即州、显衙门的各项组织与其行政效能。而受甚深之影响。而且也不尽在地方政府之组织与其行政效能上,而又得牵连及于地方自治的种种情况之不同。因此又必然牵连到各时代的社会形态。如春秋时代有封建贵族,东汉以下至中唐时期有大门第;晚唐以下迄于宋明,社会大门第全消失了,农户散漫,全成一新形态。这些都为了解中国历史上田赋制度种种演变所必须牵连论及的有关系的各要点。」
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唐朝制度从当时的眼光看来近于至善,其中大部分功绩归属这位君主,他又恻隐之心忧好奇心重,不惧畏难也不辞劳苦,指挥战斗、和敌方将领谈判。唐朝的「三省分工」,以律、令、格、式区分各种政府规定。但不论唐太宗如何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但李唐政治立场至为狭隘,他代表着皇帝的意志力,这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的力量。想到明代的专制,明代废止了宰相,政府由皇帝独裁。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有规模之际 ,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层,上端的行政工具又经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责。要使这体系生效,只能从上向下加压力。可以理解,专制政府不尽然出于专制者的选择。
而儒家基本的教条为本身的克制,对人的揖让,可是最后的裁判权出自龙椅,则又倚靠当今天子自持的程度而定。儒教纪律和专制这互相矛盾的地方,使超级政治家得有无限的机缘,在进退之间,作攻防的决策。这也是中国政治史的中心主题。中国政治、官场中被诟病的太极似的作风,也源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再追溯,又归因于地缘政治了。于我而言,寻找到这些似乎说的通的因果关系,对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状反而没有那么极端褒贬了。如若简单地认为这也是一个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社会状态都更耐心和包容了。
五代十国:税赋达到空前高度,这和一个由中央做主全国一致的税收制度不同,赋税按照各处之实情。当政府之重心移到省级单位之后,行政上便更能注重到地方实情。且就财政上说,免除了两层政府的开销,可以使费用大为节省。而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免不了要将注意力放在经济上效能最落后的方面去,以保持全面的均衡,由是免除了地区间的摩擦。地区自治以及中央集权统一治理之间的区别,差异化税收的军阀割据与统一税收的中央集权。即使是现在的国家治理也要权衡区域自治和兼顾公平、减少地区名族间摩擦。但绝对的公平一定不是尾大不掉组织的有效方针。
宋:在我们之前九百年,王安石改造财政的「新法」,企图启用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流通状态里增税。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然而,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须和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 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如要将这帝国财政商业化,法律规定相关的金融管制方式就必须到位,这在当时是无法做到的。因此,一项新制度之成立和推行,其条件是如何地复杂,其考虑是该如何地周详。
宋朝在少数民族的压迫下不断南下,但宋朝的经济仍然发展蓬勃,这体现了南方的富庶,本以为在敌军的压迫下不断缩小领土是一种国破山河的感觉,但细想后,百姓的生活质量与是否征战关系极大,宋通过和战上供的方式避免了征战,也许因此宋才不会在经济上落魄。此外,宋的科技进步巨大,这也许是因为经济发展好了。书中说科技无处可推进,尽管有解决技术的能力,却无节省人力的动机。也就是说,在无市场刺激促进下,科技是如何发展的?
元: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不断在马背上扩大边疆。除了不扩大反抗,自身会难保,还有什么原因让它不断扩大。快速的扩大了边境,不同国家的人,不论政治还是地理因素导致影响,以及地缘政治,各国家之前的漏洞,导致大了就乱的现象。忽必烈想利用宗教管理人民,所以宗教的作用在领导人、管理者、政府眼中就是一个管理群众的工具么?在如今社会中也是如此么?
明:朱元璋统治下的明朝内向及非竞争性体现:1.固守中国「内地」,不再向外发展以避免额外之枝节。2.有限度的商业3.面对北方的防线,修筑「边墙」成为一种值得专注之事业。4.不得同种互婚,亦即是婚嫁必以汉人为对象。
朱元璋的明朝带着不少乌托邦的色彩,它看起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到能够到达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简化。可是他所规划的长久影响则只有令人扼腕,这等于向中外宣布: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集团,它大可以不需要商业而得意称心,政府本身既不对服务性质之组织与事业感到兴趣,也无意于使国民经济多元化,至于整备司法和立法的组织足以使经济多元化成为可能,更不在它企划之内了。明朝的高度中央集权源于组织机构的简化,然其长远影响弊大于利。只是暂时运行良好,这种简单粗暴的集权与朱元璋的出身又有多大关系呢?
朱棣时期郑和下西洋,尽管从经济学角度看待郑和出海的花费是当时国家财政的极大压力,但是否在没钱的情况下就应该停止去探索,与其它国家往来?朱瞻基、朱棣才智与在位期间国家的发展程度之不一致的极大原因是因为继承来诸多问题的国家,可见摸得一手好牌多么重要。
明朝自宣宗以后,很少皇帝能专注于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在官僚手中,而皇帝则被赋予浓厚的神秘性格,仲裁百官间的争执,强迫性地执行开明专制。当时的士绅官僚,习于一切维持原状,而在这种永恒不变的环境中,形成注重内思的宇宙观,使今人看来,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读「万历十五年」,深感在文官势力颇盛的时代,皇帝,这位深居皇宫内名义上权利至高无上的男人,在他放弃主管国事之前,他也曾精神焕发、励精图治。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皇帝既能热心参与各种典礼,就充分表示了他的诚意,足以策励臣工趋向勤俭笃实。
晚明万历期间,1587年前后,臣僚开始因对皇帝之诤谏而指责御前的过失,称万历奢侈荒殆。起先万历赫然震怒,可是他领悟到,惩罚向他攻击的人,只能使他们在其他诤谏者心目中成了大众英雄,也就是「讪君卖直」。于是他也采取消极抵制的办法,不批呈奏,不填补重要的官位,停止各项礼仪,不在公众面前露面。所以,万历和官僚之间,究竟是谁让谁失望了呢?组织结构这几个字,读来都深感其错综复杂,改变非易事。
关于此处臣僚的行为皇帝称其讪君卖直。皇帝认为这些官员诤谏者并非对他尽忠,而是出于自私自利。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讪议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声望。现今网民及日常生活中不乏这些「道德家」。道德家也许分三档,一自以为自己道德,排斥他人非道德。二在这些议论的方面似乎道德,自己做到了认为可以说他人,三自己做到了,然认为自己不完善,也无权说他人。随着时代变迁,道德的标准似乎也在变化,不指出这些道德败坏肯定不好,但是什么情况该说什么情况不该卖直呢?
中国在16世纪末叶,颇像一种玉制的装饰品:从美术角度看来有它本身之完满,可是在结构的方面看来实为脆弱。因为受着法律和制度的限制,内部的增进已至极限。用不着说,这样一个国家不容易动员,对外界的压力亦缺乏抵御的实力。
今日去看历史,我们的观点应伸长。若干成功辉煌在当下大张旗鼓,然,是否正确。在悠长的历史时间中,它对么?人类中常有很多事迹,其历史上的长期合理性不能从短浅的眼光窥测,即使当时人物所作的判断,也有可能尚有因果因素,超过他们的人身经验。对错与否放在不同的时间断内会有不同的评判。在看似无力撼动的历史长河中,政治家们也能尽力引领或顺势。
阅读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所读之处对自己都是新鲜的输入,很多词语还需搜索才能明白意思,对于之前连各朝代都不能正确排序的我来说,阅读时尽是应接不暇的历史知识。也更不谈「对比新闻,解读和理解时政」的程度了。不过,当你真去翻开这一页页,真觉得历史有趣。有些个没有瞌睡的睡前和晨起阅读时刻,我激动于我又更了解我的祖国,它的过去我虽没有参与其中,但通过书中「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组织结构」「赋税制度」…等,它来时的模样更清晰了。
以上大部分内容仍然是不同书本中文字堆砌,夹杂着一些思考。希望自己尽可能系统的用自己的理解去叙述,现在还有些杂乱无章。望笔耕不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