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收获眼泪过期废柴·美文集芳华萃

孩子不成器,父母是有责任的

2023-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修行ing

朋友的女儿子怡今年17岁,因沉溺于手机已经开始出现了抑郁症倾向,朋友为此很是苦恼。有一次子怡又跟往常一样,长时间沉溺于手机,朋友趁其不备,一把从子怡手中抢走了手机,子怡感到像是魂也被抢走了一般,歇斯底里地朝她母亲怒吼,强烈要求她母亲归还她的手机。朋友自然是不愿意再把手机还给子怡的,子怡似是发疯了一般,抱住她母亲的一只胳膊,用嘴狠劲儿地咬了下去,朋友疼得龇牙咧嘴,也没能及时摆脱女儿的疯狂撕咬。幸亏朋友老公及时赶来,才扯开了女儿,朋友的那只胳膊顿时出现了几个较深的牙印,被咬的地方也呈现出一片紫色。

朋友告诉我这种情况时,还补充说了另一个情况:子怡曾经有过割腕的极端行为。听后,我倒吸一口冷气。直觉告诉我,她的孩子已经有了抑郁症倾向。我建议朋友最好马上带她孩子去医院精神科看看。

关于子怡这种极端情况,我专门百度了一下。导致抑郁症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性格内向。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不善于与人交流,喜欢自我封闭,时间久了,就容易生活在自我世界里出不来,失去对世界的感知能力,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朋友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怎么会出现了这种情况,只是一味埋怨女儿不听话。她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跟她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长期缺乏大人的陪伴与引导,或者长期缺乏安全感,那么,出现抑郁症的概率相对就大些。

后来,朋友真的把孩子带到医院,经医生专业检测,的确患有中度抑郁症。按照医生的建议,朋友把孩子放在医院,进行封闭治疗了两个多月。据朋友介绍,在医生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下,子怡的情况大有好转。

父母的监管、教育、引导与陪伴,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孩子未来的走向。有的父母迫于生计,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甩给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抚养通常只会停留在吃饱穿暖这个层面,而对于孩子的学习、品性等方面往往疏于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散乱、自私、任性、骄横等坏毛病。也有的父母并没有常年在外打工,也可能会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缺乏耐性。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一哭闹,父母就马上心软下来,抑或孩子的哭闹影响了自己的事情,便依着孩子。孩子要玩手机,给;孩子要零花钱,给;孩子要零食,给。在这种无底线的给予中,孩子慢慢就摸出了父母的秉性。哪次要是父母没有满足他(她)的愿望,孩子就开始任性撒泼,故伎重演。而父母往往也会以孩子现在还小为由,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听之任之,时间一久,就把孩子惯坏了。

一棵小树苗在刚开始长歪的时候,如果能够及时扶正,那它以后就能成为栋梁之材。等小树苗长到一定程度,根系开始发达的时候,我们再想去扶正它,就已经很难了。子怡就属这种情况。朋友告诉我,子怡小的时候,她爸爸总是惯着她。子怡想要一部手机,起先,她爸爸不想给她买。无奈,架不住子怡的死缠烂打,她爸爸最终还是给她买了一部手机。有了手机后,子怡便整天沉溺于手机。吃饭的时候拿着手机看,睡觉的时候更是不到困顿至极,是不会放下手机的。手机已成了她的全部。子怡爸爸也曾想过要没收她的手机,可是,子怡以自寻短见相要挟,子怡爸爸只好作罢。眼看孩子要废了,朋友就想来招狠的,硬性没收子怡手机,没想到,子怡就对自己的母亲下了狠手,把她母亲咬得不轻。

无独有偶,老家隔壁的一个孩子也是如此。暂且叫他小峰吧。小峰读初中的时候,也是天天缠着他爸爸,要他爸爸给他买手机。小峰爸爸曾幻想,也许给儿子买了手机后,儿子会安静下来,好好学习。熟料,小峰天天跟着手机学唱歌,他一直幻想自己能够有一天也能够像歌星那样唱出名气。他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毕业后,小峰彻底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他整天拿着手机,跟着手机唱歌,咿咿呀呀地边唱边在村里来回走,从村头走到村尾,再从村尾走到村头,就那么傻不拉几地唱。小峰的父母真是拿他没办法,只好自己努力挣钱,尽可能地想为儿子以后多留点儿财富。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要想让孩子正常成长,就得从孩子早期教育开始抓起。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当家长的,千万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用哲学上的一句话讲,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在孩子发生坏的质变之前,我们得把孩子的坏毛病扼杀在摇篮之中。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对孩子管严格了,会导致孩子唯唯诺诺,固守陈规,孩子会没有生机活力。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教育孩子肯定需要正向引导。但孩子,尤其是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该给点颜色的,还是要给点颜色。不要等到以后孩子长大了,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才想起来给孩子一点颜色,怕是到了那时候,孩子会反过来给我们一点颜色。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子怡就是其中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还需要我们每位父母以身示范,起个好的带头作用。我们千万不要自己天天抱着手机玩,却要求孩子放下手机专心学习。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大人过于专注于看手机,结果下楼梯踏空的现象。如此类型的父母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得先带个好头,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