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复盘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微乴问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介入,于是在整个开始的环节,缺乏主人翁意识,一直处在“做事”“别让别人不开心”之间摇摆纠结。导致直到活动临近,还在纠结财务和负责人情况。

在整个思路方面,整体流程的思路不够清晰,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衔接,衔接时呈现的效果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会场的呈现出现技术问题,切换和电子设备之间出现小的故障。

会后听到间接的反馈让我很是低沉,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不仅没人感激,反倒各种挑剔。

于是情感上跟自己说,要学会自我肯定和激励,不管怎样,经历了整个过程对于我而言,是宝贵的经验与财富,同时,也在理智上跟自己说,有不满有反馈,那也是自己前行的方向。毕竟,成长型思维的第一法则是:“不要追求看起来强大”。

法则一:你是活动的主人,你需要对结果负责

其实前面一篇文章刚刚说过,当活动的序幕拉开,你就是主人。顾及他人感受固然是好,但如果结果糟糕,估计感受会被定义成懦弱。如果结果好而没那么估计感受,则会被定义成高要求。所以,结果是最重要的,好态度有很好,没有也没那么糟糕。

法则二:找到最适合的人,做最适合的事

 说到对结果负责,其实就是对质量控制。之前听到有人分享,所谓质量控制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由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如果正确的事是始终对结果负责的话,正确的人,则是发挥各自所长,没有人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但团队负责人的任务就是,将不那么面面俱到的一群人通过系统、模型、方法变成一个强大的团队。知易行难,说的容易做着难。但意识一定是行动的向导,加油加油。

 法则三:把握事情发展节奏,每个时间节点做相应的事

结果、人,然后就是节奏了。项目开始的时候,谈期望和愿景,沟通确认整个项目进行中需要对接确认的时间和确认的项目时间表(做主题确认就好,不要又钻进细节)。在每个时间段做合适的事。收集想法时集思广益,分析可行性时严谨专业,拍板决策时果断干脆,付诸行动时高效执行。把握整体项目进行的节奏。

最后,就是哪里都少不了的准备准备再准备,现场需要的效果,需要进行提前测试,(别怕麻烦别人)和关键人员对接确认。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要激发对方也想要一起把事情做好的意愿。主导项目又不主导项目,好吧,你明白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