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教练圆圈
2015-12-10 本文已影响677人
Weiping
案例提供者(casegiver):1人。
教练(coach):4人以上。
流程概述:
一、案例提供者回答下列问题(约15分钟):
1.你正面临哪些关键问题或挑战?
2.哪些人与这个事件有关?
3.在这个问题上,你希望创造的理想状况是什么?
4.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状况,你需要放下什么?又需要学习什么?
5.最后明确:你在哪里需要建议和帮助?
二、教练静默3分钟,感受一下有什么图像、画面、声音、姿态从心底涌出来。每位教练分享自己在静默时或看案例时,内在涌现的图像。有条件时可以将这幅图像画出来。(10-20分钟)
例:
我看到了两根仙人掌,面对面的不是刺,是锋利的锯子,但仙人掌的背部都拉开了,露出柔软鲜嫩的肉。仙人掌是在广袤的沙漠之中,两棵都非常高大,地面上有小仙人掌,站在两棵大仙人掌中间,正在围观。
三、案例提供者回顾教练们提供的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家提供的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2.大家提供的画面对于自己理解现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什么启发?
四、自由对话时间。
五、总结:教练分享自己从案例中学到什么。案例提供者分享如何看待自己的情境和要做什么行动。
注意事项:
- 教练尽量不给建议,不急于指导案例提供者。
- 不评判其他教练的发言。当我们听到跟自己想法非常不同的声音时,可以先暂悬一下,从反对的惯性中抽离出来,思考一下“这样是不是有道理呢?”
- 圆圈中人的责任是尽可能深度聆听,同时判断这种经验是否适用于自己。
教练圆圈的理念:
- 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是自己的挑战最靠谱的解决者。
- 一件事情的成败,取决于案例提供者的内在状态。案例提供者有时可能跳不出来,教练圆圈可以比较客观地呈现案主的内在状态,而且很有可能是案主没有看到的。
- 解读意象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调动心智去解构事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