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读书摘记36

2024-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迎

在提取记忆的过程中,记忆会耍一些出人意料的花招。其中一个就是你可能会提取出一些你不知道自己拥有的记忆,这告诉我们一些记忆可以在完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被成功编码和存储。另一个奇事是我们会对自己的回忆过于自信,就像我们在“闪光灯记忆”部分看到的那样。这一学习阶段的核心概念总结记忆提取的过程如下:

无论是内隐记忆还是外显记忆,能否成功地将其提取都取决于它们如何被编码和被提示。

一些记忆——尤其是语义记忆——不是很容易被线索提示。例如,在考试中,如果一个问题的说法与你学习时在脑海中所构建的信息不匹配,那么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时,你的脑海里可能就会一片空白。换句话说,如果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很好的提取线索,你可能就无法成功地提取相关记忆。一般来说,提取线索是否有效,取决于所寻找的记忆类型以及包含该记忆的联结网络。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呢?你建立的联结网络越广泛,成功提取信息的机会就越大。让我们看看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你的记忆提取能力。

有意义组织的重要性 确保记忆能够准确提取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编码过程中为信息赋予意义。这意味着在第一次遇到某个新信息时,你必须将其与你已经知道的知识联系起来。有时候准确地记住所有细节很重要(如记住一个数学公式),而在其他一些时候,重要的是记住信息的要点。当你试图记住这些信息的要点时,为这些概念和观点想出个人化的例子就十分重要。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精细复述。通过精细复述来编码许多这样的连接会给你提供更多的通达这些信息的方式,就像人们可以从多条道路到达一个城镇一样。(你是否养成了在看到章节概念时就与自身的例子建立联系的习惯呢?)

通过启动提取内隐记忆 披头士(Beatle)乐队前成员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因一段有关内隐记忆的巧合而被送上法庭(Schacter,1996)。雪纺(Clifons)乐队的律师称,哈里森的歌曲《我亲爱的上帝》(My Sweet Lord)中使用的旋律与雪纺乐队的经典歌曲《他很好》(He's So Fine)中的旋律几乎完全一样。哈里森否认自己故意剽窃这首歌曲的旋律,但他承认在创作自己的曲子之前听过雪纺乐队的歌曲。法庭对此表示认同,他们认为哈里森的借用是“潜意识记忆”的产物。在最近的另一个案件中,法瑞尔·威廉姆斯(Pharrell Williams)承认马文·盖伊(Marvin Gaye)对其音乐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断然否认在参与创作歌曲《模糊界限》(Blurred Lines)时剽窃了盖伊的《必须放弃》(Got To Give It Up)中的音乐元素。在2015年的这个案件中,法院并没有因威廉姆斯的陈述而动摇,而是判威廉姆斯向盖伊的后人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赔偿金。两起案件非常相似,但最终判决结果却不同,这表明内隐记忆的界限是模糊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与之相似的经历。你可能向朋友提出了一个想法,但被他拒绝了。几周后,你的朋友会激动地向你提出同样的想法,好像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说出是什么因素促使内隐记忆浮出水面。然而,心理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开发出了“启动”内隐记忆的方法(Schacter,1996)。例如,想象你自愿参加了一个记忆实验。首先,你有几秒的时间浏览如下的单词列表:

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

然后,一小时后,实验人员会让你看另一个单词列表:twilight,assassin,dinosaur,mystery。并且要求你指出其中是否有你在之前的列表中看到的词汇。这个任务对你来说很容易。但是在这之后,实验人员会给你看一些缺少字母的单词并让你填空:

ch____nk,o_t__us,_og_y___,_l_m_te

当你填空时,“octopus”(章鱼)和“climate”(气候)两个答案可能很快就浮现在了你的脑海中。但是,你在填写另两个词“chipmunk”(花栗鼠)和“bogeyman”(妖怪)时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这种差异是由启动(priming)造成的,启动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提供线索激发记忆的过程。因为你已经被下面两个词启动了:“octopus”和“climate”。所以,与没有被启动的词相比,它们会更容易在你的意识中“冒出来”。

通过回忆和再认提取外显记忆 你可以通过两种主要线索提示外显记忆。一种是论述题测验中用到的提取线索;另一种是选择题测验中用到的线索。

1.论述题测验要求回答者用最少的线索回忆(recall)或提取一段记忆。也就是说,在论述题测验中,你必须在问题给出较少线索的情况下几乎完全凭借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例如,回答“外显记忆的两种提示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

2.再认(recognition)是人们完成选择题时所需要用到的记忆提取方法。在一个再认任务中,你只需要判断之前是否见过与题目中线索类似的刺激。通常,再认任务比回忆任务的要求更低,因为再认任务提供的线索更完整。

当警察要求目击者从一排人中指认嫌疑人时,他们使用的就是再认的方法。目击者只需要将记忆中的图像(罪犯的长相)与当前的刺激(队列中的嫌疑人)进行匹配即可。那么与之对应的回忆任务是怎样的呢?目击者完全回忆起嫌疑人的面部特征,并与警察画师一起画出嫌疑人的外貌。

当然,把一个刺激再认出来并不是只需找出与当前环境相匹配的刺激即可。当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题目中提供的几个选项都是我们学过的概念,但只有一个概念适用于当前特定的问题。类似地,如果警方向目击者出示了一个或多个嫌疑人被逮捕时的面部照片,目击者也可能会误将其中的一名嫌疑人指认为罪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目击者只是基于疑犯被逮捕时的照片而不是在真实犯罪情境中辨认罪犯,他们可能会将嫌疑人误认为是罪犯(Weiner et al.,2003)。因此,尽管再认通常能激活比回忆更多的记忆,但它也更可能产生误报的现象,或者如在本例中产生的错误记忆。通过使用本章提到的一些技巧,你可以帮助自己在考试中避免这类错误,从而更有效地记住你想要学习的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