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医能治好病,奥妙就在麻婆豆腐里
在说麻婆豆腐之前先说一点题外话
有一篇被广为转载的文章,把中医归属于传统医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把西医归属于现代医学。那么除去同类项,中医和西医的差别,就变成了传统和现代的差别,然后好像不言而喻,现代就是比传统好么。要不你为什么穿着羽绒服坐在暖气屋里(抱歉我办公室比较冷),而不穿着粗布麻衣在茅草屋里蹲着?
这里要说,这是明显的逻辑谬误里的草人谬误。
且慢,我用了“不言而喻”,这是一句中国传统成语,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是否,传统的东西即使能够更准确高效的表达意思,也要用马赛克打上,来用现代的覆盖传统的?即使现代人这么讨厌马赛克。
哦,我讨论这个事情,还用了草人谬误来驳斥这个论点,这是从现代哲学家罗素开始的现代概念,那么肯定是对的了?
其实,这就是根源所在,传统和现代、历史和未来,是不能分割的线性发展过程。你现在,不可能copy一个汉朝人的大脑进一个现代人的思想里,然后去学习中医和应用中医。也不能把一个唐朝人拉到现代,来用现代的中医医师来给他把脉治病。
当代中医,也是当代人,在当代的中医老师的引领下,学习的具有当代特点的中医医术。
我举一例,有没有人考虑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在过去人们没有这么先进的冶金工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够开发出针灸这么强大的技术呢?过去的针是什么样的呢?——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金医针
而我看到的另外一篇文章,说古代的针灸用针,是选用马蹄铁作为原材料,磨制而成,由于还是太粗,会在外涂一层蟾酥,来起到麻痹、止痛的作用。
而现代针灸用针,是用高纯度不锈钢丝的原胚,截断、磨制、绕柄而制成。你听说过哪个中医师说还是老祖宗的方法好,每天抱着一块马蹄铁使劲磨一根针出来么?
这,我想至少从一个事例中说明了中医并不是抱着祖宗的大腿骨,每天只对着基本医术经典不求与时俱进的学科。
让我们试着放平心态,不贴标签,言归正传,说一下中餐和中医的关系。
这个很奇怪,很多人说中医,会用中国的传统算学(中国古代确实没有西方从莱布尼兹开始的对现代数学纯理性推算的理解,可是西方古代也没有啊,普及个小知识,希腊人把发现无理数的人扔到海里喂了鱼,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不是整数的数)来做比方,可是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比如如何做好一道麻婆豆腐。如果你在网上搜一下麻婆豆腐的菜谱:“豆腐500克,瘦猪肉200克,小葱30克,郫县豆瓣酱、姜、蒜、酱油、油、淀粉各适量,花椒粉、味精、盐、白糖各适量”
如果一个老外,看到这个菜谱,脑袋里一定第一个反应是,这么多东西做到一起得多大一份。第二个反应,这个各适量是什么鬼?
如果是一个中国人,即使是一个从没下过厨的姑娘想给她的爱人亲手下厨做点东西,不知轻重的选了麻婆豆腐,估计也能做出个八九不离十来。勇敢再挑战几次,也就顺口好吃了。
的确,中餐到现在,也还是盐少许、油适量。用N克这样的方法来大多是记录中餐菜谱中主材的分量标的,但是如果连调料都严格出克数,用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中餐,笔者有外国朋友试过,是完全吃不下去的。
究其原因,很简单,中餐的主材是整条鱼、整块肉、整捆菜,一条鱼,鱼头、鱼身、鱼尾的吸收味道的程度不同,鱼的身体比例不同,如何准确定义需要油多少,酱多少,炸多久、烹多久?
更重要的,品尝的人口味不同,嗜甜、好辣、怕咸;最特别的,还有一个鲜,时间能出鲜、麻能出鲜、火候能出鲜。这才是为什么每个人最爱的是妈妈的味道,因为妈妈最知道你的口味是什么。
我试试说一下为什么用中餐和中医来做比较。
中医由于不具备提纯、分析有效成分的能力,因此中医选用的材料,是整根、整块的,也有晒干等等自然的处理方式,熬制的时候也有一个熬制的先后顺序。最终出来的才会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现代人等不及抓药,等不及熬药,等不及吃下去看看他的变化。最好是发烧立刻输液,输液立刻退烧,不管这个发烧的原因是生理上哪里出了问题给你的预警。这就像你跑在路上,看着前面的红灯就烦,每一盏前面亮起的红灯都被你用枪打灭,那么你可能很难在那个断崖的路口及时停住。(当然,这种处理方式的西医师也不是好的西医医生)
中医建立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最初就建立的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框架。也由此,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体,真正好的中医师,面对一个人,是要从系统、整体的去分析这个人的疾病成因、从什么地方着手去处理才能够根除。这也正如做一道一定让人叫好的菜,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让他饿两天,然后给他一碗面条。而如果这个人每日烟酒不断,那么估计一些清淡的菜就让他食之无味。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调和呢?
一、让中医、西医(肯定有更恰当的词比如日本叫中医叫汉方,但为什么不用大家约定俗称的方式来称呼,如果我们能够不带自己的有色眼镜来看)各自做各自擅长的事情,从个人体验来看,中医对一些并未发生明显病变的肌肉、骨骼问题,比如腰椎、颈椎、肩颈等问题,有很多能够立时见效的处理方式。而西医在量化治疗效果、对有明显病变的筛查、以及对一些急性外科疾病有很好的办法。哪就让他们各自去处理各自擅长的领域,而不非要拿来做互相的比较。事实上,两者在营养学、身体调养上,也确有可以相互参考借鉴的方式,那么为什么不互相取长补短,而要彼此攻讦呢?这里有多少是由于商业上的原因?
二、对于相信这两者疗效的人群,请试着放下成见,放下传统、现代;先进、落后;欺骗、恐惧等等标签。而用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去感受下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效果。说实在,我觉得这对于中医粉们,其实并不是问题,第一我相信大多中医粉都是对身体关注的人,一定会定期体检,如果发现了一些危重疾病,也不会拒绝用西医的方法去治疗。反倒是灭中医的同学们,如果你们偶尔发现自己落枕,或者失眠,包括高血压等只是有结果而并诊断不出明确成因的疾病,可以找一个靠谱的中医医师来进行调理。你可以不相信成药(假设他们里面都有西药的有效成分),也可以不相信道理,但请看看效果。当然,也请找可靠的(tips,三甲医院里的中医部也有很多不靠谱的医生),不要用自己的健康自以为又印证了一次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