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勤”或者“手勤”,班主任总得占一样

2024-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莫莫秋

许是出于勤俭节约的考虑,学校这学期罕见的没有发放新抹布,仍然沿用旧抹布。

下午和副班一起去教室检查卫生,顺便擦了下卫生死角。洗抹布时倍感惊讶——明明是每周大扫除都会洗的抹布,可在水龙头下冲洗了好久,流出的仍然是脏水。看起来干干净净的蓝色抹布,居然“藏污纳垢”,另有乾坤。

我不由得想起它的经历,每次大扫除时,小主人随手清洗,拧干水分便开始工作,经年累月的灰尘渐渐沉淀在它的身体里,却始终缺少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耐心等待的心,让它彻底洗去尘埃。长年累月下来,各种各样的污渍虽然没有改变它的本来样貌,却深深陷进了它的身体里。

我有些羞愧,孩子们眼里没活,没将抹布清洗干净情有可原,可作为班主任,我从未曾关注这些“细枝末节”,可是这些“细枝末节”里就藏着对学生干净整洁要求的耳濡目染。

如果我定期检查抹布的干净程度;如果我能引导学生关注清洗抹布特别干净的“劳动小能手”;如果我能在学生洗不干净抹布时,帮忙彻底清洗抹布;如果我特别关注每个教室细节的干净整洁,包括雨伞架的雨伞是否摆放整洁,卫生间是否干净,讲台下是否无杂物……

以德育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自己的身体力行上。看到教室里的纸屑随手捡起;看到地板脏了,和学生一起刷干净;看到雨伞架乱了,和学生一起整理……

作为班主任,要么“脑勤”,勤关注,勤指点,勤引导;要么“手勤”,看到稍有不足的地方自己动手。

耳濡目染之下,学生总会学到点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