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万物生灵暮潇潇诗文

见巢思齐

2018-03-26  本文已影响366人  王学艺

春回大地

图文 | 王學藝

冬至时节的田园牧野。一望无际的平原大地被绿色麦苗尽染,田间地头那窜天杨吐着点点青芽。叽喳的小鸟欢快地从这个枝条跃向那个枝头,树枝末梢飘摇的鸟窝格外显眼。

懵懂幼年漠然不觉,鸟窝就是个鸟窝呗,司空见惯有何稀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复加,再经历些人生的彩虹风雨,别去乡村田园经年时光,再去望闪现眼前的鸟巢竟突然让人唏嘘不已。

一团鸟巢好不夸张地说有几千个散乱的树枝组成,一个看起来身子骨单薄无比的小鸟竟建造了如此繁杂的窝居,中间还要留出适卧之形状。屹立在摇摇欲坠的高高枝杈上,无论经历什么强风暴雨竟固若金汤。

生命不息

鸟儿相较人之智商差之千里,一个单体独立的枝杈,第一条小树枝是如何稳固摆放的?亦若蛛网的第一条丝是怎么跨越般疑惑,随之千百条树枝又是如何围起来,如何找准后续支撑?那么多树枝它又是怎么用自己丁点儿小嘴,一条条叼上去均匀布局搭起的?

这一切都需要什么样的智慧,耗费多么难以想象的力量!

细察能看到有些枝条貌似还很粗大,以小鸟的身子骨和嘴巴,用人的逻辑思维来考究,完成这样的搬移是难以想象的。成型鸟窝里还铺有羽毛麻丝等柔软物质,再用微弱的体温阻风挡雨孵出幼子,一切想来都让人绞尽脑汁,感慨造物之神奇。

暮色归巢

更不可思议的还有小燕子的巢,那么一团泥巴悬空贴立。如果说其它鸟的窝可以就地取材,多数居家燕窝离有泥巴的地方很远,它那小嘴里能含多大一点儿泥团呢,一口口衔起飞回吐出堆积。看起来那些泥巴还都是纯黄土材质,想来比用树枝造窝的鸟更要付出无比之精力吧。

冬去春来,四季轮回,无论燕子们离开自己的窝千万里远,待来年春暖花开,它又准确无误返回自己建造的温馨家园。

一个靠自然本能,毫无外力工具援助的群体,创造着让人想来不可能的奇迹。它们在哪里积蓄了如此能量,去义无反顾,坚韧不拔,哺育未来,创造生命奇迹呢?

无怪乎北京奥运主场馆以鸟巢做造型,郑州也相继建设着类似设计的体育建筑。也许这一切都源自设计师对鸟巢的启发,才有了如此灵感,启示人类与自然物种和平共处。寓意以它们智慧执着的精神为感召,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居家,使我们繁衍生息的地球鸟语花香,生机勃发。

鸟虽小,行伟大。

和谐共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