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匹马》终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16918/4eadc763b134513b.png)
看事只看长短,一霎永恒的境界便难达到。想来你比较喜欢福寿全归的老人胜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认理修真心莫退,道德处处皆可为。
那个拉丈夫袖口的小动作,十分爱娇又自然。突然觉得,她——那个妇人,仍是一个小女孩。在信任的人身边,她沉沉睡去了。
妈妈,她是伟大的,这个二十岁就成婚的妇人,为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成为丈夫儿女的俘虏。她不要求任何事情,包括我的缺点、任性、失败和光荣,她都接受。在她的心愿里,只要儿女健康、快乐、早睡、多吃、婚姻美满,就是一个母亲的满足了。(我的妈妈也是这样,一辈子任劳任怨)
爸爸,你一生没有打过我,一次也没有,可是小时候,你的忍耐,就像一层洗也洗不掉的阴影,浸在我的皮肤里,天天告诉我——你这个教父亲伤心透顶的孩子,你是有罪的。(我的阴影需要时间)
人格的塑造,已经大半定型了,父母的建议,只有使我在良知和道德上进退两难。
对我来说,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也是我想对爸爸说的话)
在父母的面前,再年长的儿女,都是小孩子,可是中国的孩子,在伦理的包袱下,往往担得太认真和顺服,没有改革家庭的勇气和明智。这样,在孝道上,其实也是“愚孝”
邻居和自己之间,筑起了高墙,我们居住在他人看不见的屋顶和墙内,才感到安全自在。
人又耐不住寂寞,不可能离群索居,于是我们需要社会,需要其他的人和物来建立自己的生命。
在这样的时代里,人们崇拜神童,没有童年的儿童,才进得了那窄门。
所以说,相依为命的东西,一直是那匹马。我的白马。
孤独是必要的,它也奢侈,在现今的社会形态里。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一个中年人,会在另一个人面前真情流露,总是有些柔软的东西,在心里被碰触到了,这是一个还算有血肉的人。
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常常生活在无意识的生活习惯中而至麻木。
Echo(三毛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