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素1

孤儿不必向富人乞讨,寡妇不必向强权低头,财产少的人不必向财产多的人服务,大陆上正义无处不在。乌尔南的思想在这个黑暗的时代闪烁着人性的光茫,而不是神的赐予。历经先人的著作,不外乎对于人生、社会、理想的美好描绘,虽然不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当下的境遇,但也标志着人性并不因为时代而沉沦。

        天空在尖叫,地球在轰隆,虽然天刚亮,但黑暗却来了,一切都令人敬畏,但不可能吓倒,因为我们总是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求冒险的刺激,史诗如此壮丽,以至于让读者怀疑今天的时代不如当时当世的丰富多彩,恰恰相反,我们终当会发现即使以黄金和宝石的美化,也不能改变大洪水带来的心悸与焦虑。

      《完结日》并非真正地对世界终点的向往,而是以直白的笔触写出了世界未日之前人与神的作为,哪怕我们已经相信公元前所带来的欣欣向荣是无法模仿的,那也会让“着陆点”显示出格外的论调,或悲伤,或荒凉。

        希望之所以是希望,就在于它与现实有着或隐或现的联系,而这一联系正鼓舞着身在其中的人对和平、战争、生存、灭亡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当马杜克早在千年之前宣称自己的时代已经到来时,是否意识到黄道时间的存在,也许宣称的话语是干脆、直白的,但是通过符号体系的碰撞与撕裂之后,才会发现宗教的不可实证性,当尼比努的归来发生时,谁又将控制这些连接太空的着陆点?既不是你,也不是我,那会是谁?

      万世唯一的真神,在以色列的子民中,预言是人与神的联结。先知总是以信仰的守护者姿态出现的,是对国王与人民道德、伦理的风向标,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作为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是否有充足的能力与意愿去成为世界舞台的观察者与预言者,毕竟这颗星球有着太多的奥秘。

        人们常常回忆过去划时代的事件,即绝大多数历史学家所说的传说或者神话,但是作为全人类文化与宗教遗产的一部分,关于亚当夏娃,关于伊诺方舟,甚至上帝启程回到天国,似乎都能在尘世的某个角落找到验证,不管你发没发现,它始终在这里,上一代人没有发现的,并不意味着下一代没有兴趣、没有能力去发现,由此我们将相信关于地球与火星的圆柱型图章既是对过去的记述,也是对未来的预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