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历史不得不说的男人
说起两晋,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乱”,从两晋到南北朝怎一个乱字了得?
朝堂上下你方唱罢我登场,乱成一片。
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张玮杰,多年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这本由他所著的《两晋150年》正讲述了这段混乱的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81ceb622ace010e7.jpg)
一次次的对峙又融合,一次次崩塌又重建,在这混乱中,中华文明迎来了新生,一步步走向了盛世隋唐。
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就算历史乱成一片,最终也能收束成线。”
如果将两晋历史收束成一条线,那么这条线的线头应该是这个矛盾的男人——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77ce11ecffbb9d62.jpg)
一、昏聩的初印象
关于司马炎的初印象,除了开国皇帝外,更多的是昏聩荒唐的印象。
一个“羊车望幸”的典故,谁还会觉得这是一个明君呢?一个沉迷在后宫美人的温柔乡中,美人多得无从选择,这样的帝王和亡国昏君有何区别?
再加上他立了愚笨的司马衷为太子,貌丑而狡诈的贾南风为太子妃,导致了之后的“八王之乱”。
这样一个人总让人觉得他能做开国君主不过是仗着家世,顺势而为罢了。
但真实的司马炎并不只有这一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8a1813a394d423d1.jpg)
二、开国君主
作为开国君主,司马炎绝对有其作为明君的一面。
司马炎初继位时,东吴还未灭亡,为灭吴积攒国力,司马炎重视农耕,设立常平仓,打击囤积居奇;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性格敦厚为人宽容,被大臣当面骂昏君也能一笑了之;制定户调式,使耕者有其田;知人善用,平定凉州十年之乱,攻下东吴,一统天下;制定《晋律》,使全社会有法可依……
司马炎作为开国君主,结束了分裂的乱世,开创了“太康之治”,其功绩无可置喙,但故事总怕有个“后来”,对司马炎来说也是一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fff6b4479ed41a64.jpg)
三、盛世隐患
作为开国君主,司马炎是典型的前明后暗,打天下的皇帝却未必能坐稳天下。
两晋的乱局在司马炎时期就已初见端倪。
西晋建立之初,就“八公”并立,冗官之弊不言而喻,更何况司马炎给官员的待遇极好,朝廷负担可想而知。
在朝官员互相内斗,利益优先。石鉴和杜预有私怨,讨伐秃发树机能时,杜预为了避祸,只能按兵不动,最后因延误军机获罪。贾充为了躲避出征,找各种关系成功让女儿贾南风成为太子妃,躲过西北之行。
罢州郡兵促进了农业发展,但也导致之后无力平乱。
沉迷后宫,后族掌权,外戚成祸。
司马炎本人提倡节俭,但却纵容臣子的奢靡生活,斗富之风大行其道。
明知太子司马衷不堪大用,却因皇孙聪慧而没有废太子,留下了权利之争的隐患。
西晋之初,在统一和盛世的表象下,早已暗涛汹涌,一触即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60f9814bcb64078e.jpg)
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其建立者司马炎自是功彪史册,但他后期的懈怠和纵容,也在一开始就埋下了祸乱的种子。
两晋的历史从这个男人开始,两晋的混乱也从这个男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