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2(摘录)
今天我继续阅读了于丹老师的《读论语 品庄子》中的学习之道。其实很多书中都有讲如何学习,但真正的学习不但要有方法,还要有奋发的精神。
我们该怎么样去学习?
学习这件事,不怕联想,要举一反三。
孔子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什么叫“愤”?就是一个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穷尽处,特别想要探索,想要发奋努力知道结果。老师说:“没到这个份儿上我就不去开导他。”什么叫“悱”?就是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说不出来,着急。老师说:“不到这个份儿上我不去启发他。”“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跟你说了这一个叫墙角,不能看到这屋子还有另外三个墙角,那就不再教你了。我点到了,但你要是没有这个领悟的能力,我就不给你多讲了。当然,举一反三,这种善于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方法并不容易做到。不过,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做,更好地去学习。
一个好老师,不见得要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才有最好的教育效果。好老师,有时候就是画龙点睛,因为他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那个思考和彻悟的过程。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答案,原因就在于所针对的主体不同。
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终极追问,比如说人生终极价值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什么样的人生才叫成功?怎么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终极追问如果不和个人的生命相结合,就是伪问题,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幸福或者痛苦,每个人的生命状态都各有不同。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有一个秘诀,就是首先把自己的主体亮出来,根据自己主体的所需去学习。
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常常是他内心的取向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就比如医生不会将同一种维生素开给所有的人,因为有的人缺少这种维生素,有的人缺少那种维生素,每一个人都是针对他自己所缺少的部分去进行有机的补充,才能达到生命体的平衡。同样,一个人的心智思想,都需要有这样的综合平衡。
在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常常是他内心的取向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学习呢?
孔子有一个说法:“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人们能从《诗经》里面学到很多东西,如联想能力、观察能力、合群能力和劝谏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近侍父母、远侍君上,还能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孔子说,如果有一个人,他“诵《诗》三百”,把《诗经》读得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你给他一个事情做,他却磕磕绊绊完不成,让他出去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很顺利地跟人家谈判,那么就算他把《诗经》读得再多,再会背,又有什么用呢?这段话表明了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要学以致用。
什么是学以致用呢?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最简单的地方。在今天这个时代,要学以致用,不仅是要考察你的智商,还考察你的情商,看你怎样去变通。
在孔子看来,变通是一个很高的层次。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
我们看看,这里面讲了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叫作“可与共学”,有些人你是可以跟他一起去学习的。这几乎是个零门槛,很多人都想学习,那就一块儿学吧。再往上一个层次就难了,“未可与适道”,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找到那个道理。如果“可与适道”了,那再往上一个层次还是很难,“未可与立”,不见得都能立得起来,有所坚持,有所树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或错,对于一件事,一定要看时机,一定要看主体,一定要有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