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误我又一年
最近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职业写手,我跟他说,是自由撰稿人,意思就是,自己是瞎写着玩,又有人问,能写出这么流氓的文字是不是流氓小说看的多,其实也不是流氓,像很多国内外的著作都会对那方面有所描写,举如《红楼梦》第五回的宝玉与袭人,《水浒传》第四十五回的潘巧云和裴如海,《觉后禅》里的布袋和尚,《金瓶梅》里的李小瓶等等不胜枚举。真是!三句话说不完就开车,言归正传,我看的书大多还是正经的文学读本。
时间是前进的,我们老的很快,读书能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坐标。记录一下过去一年读过的书。
《万物生长》冯唐
大概去年四月份时候,《万物生长》电影上映,去电影院看了一遍,云里雾里,回来之后朋友说书好看,我就去图书馆找到了,大概一个礼拜断断续续看完了,看完之后顿时大骂,电影拍的什么几把玩意?书是一个字一个字看的,写的很痞很流氓,很多学生时代的细节描写的很传神,我用了四个“很”来形容这本书。冯唐是七零后的正宗北京人,母亲蒙古血统的留美高材生,父亲是印尼华侨北京工厂高级技术员,从小《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诗经》《资治通鉴》一大推,幼功深厚,自称冯唐文字,打败时间。书里很多文字,说出来就是情话,写出来就是情书,撩妹实用。冯唐文字,告别单身。“世界上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多岁的你。”
《小狗钱钱》
去年我姐强烈推荐我看的一本关于理财的书,对于钱包里只有两百块的我而言,理财显得那么富有格调与气质,当然技多不压身,书花了两天看完,内容比较浅显,内涵比较深刻,大致是讲一个国外一小孩父母遭遇经济危机,要还各种贷款缴纳各种税收供养孩子上学等等,父母焦头烂额的时候,女孩救了一只狗,狗为了报答女孩,居然说了人话,然后叫女孩如何理财,如何挣钱,然后女孩鬼使神差的帮助了父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改革开放四个现代化,迎娶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后面是我编的,对理财感兴趣的,作为入门读物可以一看。
《三体》刘慈欣
看着本书,主要是因为,它,太,火,了。然后就忍不住看了。后来看了中国科幻元老编辑姚海军对刘慈欣的评价,大致是,国内写科幻的作家不超过五十个,能写出场面宏大的硬科幻的只有刘慈欣一人,能把中国科幻推向世界的只他一人,能得到国家总理接见的也独他一人。三体开篇是文革时期为背景。其次就是书里描写的专业知识很丰富,刘慈欣是电厂工作,物理学,基础科学扎实。再者,故事是多条线索同时展开叙述,前后贯穿,构思精巧。其实三体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它描述的“宇宙法则”,是人类对未知的思考,大致就像第二部黑暗森林里说的“宇宙中的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其他文明都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文明都将很快被消灭。”之后我又看了科幻题材的漫画《端脑》,里面塑造的“端脑世界”和“三体文明”很类似,《三体》比较烧脑,想接触科幻题材的可以先看漫画《端脑》。
《霸王别姬》李碧华
看了田沁鑫导演的演讲,才知道大神李碧华的,田沁鑫是中国的很有名的话剧导演,代表作有《青蛇》,去年七八月份导演的《北京法源寺》也是叫好叫座。这里的《青蛇》,徐克也拍过电影。《霸王别姬》,《胭脂扣》,《秦俑》,《川岛芳子》,《生死桥》都是出自李碧华的笔下。看完《霸王别姬》紧接着就看了《生死桥》,写的是梨园传奇,背景是清末民初,由于作者对梨园生活描写的很感同身受,以至于让我以为李碧华是科班出身。小说写的很有画面感,同时又能表达的人物内心和上帝视角,这是电影无法表达的。书的内容就不多说,和电影里有改动,但主线一致,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戏梦人生。
《红高粱》莫言
看《红高粱》之前其实是先看的是叶弥的《天鹅绒》,都在一本叫做《电影原著小说》的书里,看《天鹅绒》因为姜文,因为看了五遍《一步之遥》,之后就开始找姜文的旧作。《红高粱》要是按照我的书龄,看的算迟,但要是按照对莫言的认识程度,看的又太早。抛开民族大义,抛开民族精神,单就文字和叙述而言,很能引人入胜,莫言算个流氓,道德伦理之上的红高粱地就地野合就能创造英雄的时代,你既可以勇敢彪悍,风流倜傥,你可以杀人不眨眼,你也可以精忠报国。用莫言的话说就是“这里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同时最圣洁最龌龊,也是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以及最能喝酒和最能爱的地方,这就是高密东北乡。”
《伟大的建筑》英国DK公司
因为是学期末要做课程设计,去图书馆找资料的时候顺带看的一本书,虽然建筑供配电和建筑史没多大关系。书是彩页精装,内容涵盖古今,以时间为线索,精选了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至今世界各大洲的建筑奇迹,从外观到建筑内部,图文并茂,解析说明。古代的牛逼建筑大多是皇家生活场所,或者是宗教集会场所,所以建筑是历史文化的侧面描写。当我看到碑铭神庙的解释,然后突然想看看玛雅文化的起源,联想到埃及文化,说到埃及文化想到法国拿破仑时期的侵略,后法兰西战败,大不列颠将拿破仑远征埃及的罗塞塔碑收入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有什么呢?有夏洛蒂.勃朗特的各种情书与手稿,我看书时开的脑洞比较大,从建筑史联想到乡村教师也在情理之中。英国DK出版的其他科普书也很有趣,有时间会再看。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几年前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那时候我还是个文艺装逼青年,这学期看了他的杂文集之后,顿时觉得自己是个有思想的文艺装逼大龄单身男青年。其实是因为李银河,之前看《一席》,李银河谈到了娱乐至死的问题,当代有志青年应该多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东西,伍迪艾伦算一个,王小波算一个。书里的思想时至今日依然能受益匪浅。就像王小波说的:“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我说我在写书单,我姐让我把这本书写上,这是上大一看的书,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看了书以后你会知道,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时间不同。书里写的“推迟满足感”和我妈对我从小的教育不谋而合。其中关于爱的讨论,很多微博上的知名情感作家,也有套用其中一二。其中也有关于世界观,社会意识形态,和宗教的诠释。大多数人在生活之中很少遇到思想上的重大选择,很大程度上是跟随者资本选择,市场口味,从众性的放弃了思想上更沉重的追寻,我们这代人都会遇到,这是一个普世的问题。大多数人只能把普世价值看做是自由和人权和反歧视,但思想上的沉重无法得到解读,也就是少有人去走的路。记得之前有个人和我争论,气急败坏的说我,嘴巴能说有什么用?世界观有什么用?社会意识形态有什么用?然后我就停止了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我说,没用,不争。
《天下卵》冯唐
《天下卵》是期末考结束后,看消防实务之前看的一部小说,短篇,语言精炼,情节曲折,没什么思考的单纯的小说,关于权势和谋略和流氓的故事,写的是太监,“要得势必先去势”的故事。上学期多多少少还看了什么《夜访吸血鬼》,《飞越疯人院》,洋文翻译之后看了无感也就寥寥带过,还有一些《催眠术》,《世界观》,《犯罪心理》这种小书基本上和《天下卵》一样,找个无聊的下午便能读完,这里就不多提。
以后有机会会写一些影评,去年也看了很多好电影,泪流满面,唏嘘不已。《美丽人生》是看了五六遍,每遍都会泪流满面的那种。《模仿游戏》是最近看的一部,讲的是计算机之父图灵的故事,主角是卷福,看的也是泪流满面。还有两部是李银河推荐的《归来》和《万箭穿心》,国产电影。还有张大春推荐的《路边野餐》文艺电影,里面四十分钟的长镜头,我看了整整一个礼拜,看完之后说,着他妈什么玩意。还有我姐推荐的《廊桥遗梦》,和我之前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主角的故事告诉了我一个共同的道理,文艺青年好把妹。还有布拉德皮特的西部片《燃情岁月》,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性感男人。还有我姐推荐的《触不可及》背景音乐的降e小提琴曲很戳泪点。等等等等,有时间会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