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香港 - 草稿 - 草稿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打蜈蚣的小仙女

你眼中的香港是什么模样?繁荣、复杂、绚丽抑或是国际化?也许这都是香港的多种模样中的一处,但都是别人给你的画面。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走进它,去感受。千帆过后,洗尽铅华之后便是它最初的模样。为期七天的游学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看香港,体会到我眼中的香港,它不再是活在影片里,而是切切实实地存在着。

一、繁荣拥挤而秩序井然

初进香港的那一刻,你能感受到两地明显的差异。虽然内地城市每到黄金周或者周末各种商业步行街,旅行景点都人满为患。但在香港,高耸入云的建筑让你望不到头,晚上的万家灯火照亮了整个城市,内地的“鬼楼”在这里找不到踪影。站在太平山顶,中环的高楼大厦似乎已经能和这座高山并驾齐驱。作为这座国际化城市的中环,马路车道却少的可怜。每条道上的行人都能随时和身边的人亲密接触,摩肩擦踵。

据统计,香港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人,人口密度居全球界第三。

就是这样一个城市,我脑子里的第一印象便是堵车、拥挤、插队。但当我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后,我发现,无论人流多大,大家都在遵守公共规则。坐地铁时先下后上,排队上车,乘坐电梯自觉靠右,把左边留给步行者,在公共场所,尽量降低说话的音量,不会去影响别人。而香港的节奏也快的惊奇,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也许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香港地铁是没有安检的。也许这也是契约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吧,我相信你,你自觉遵守规则。

二、教育高度发达,多种文化共处

我们到达香港时,在地铁中能时时刻刻看到香港最近的新闻,所以不由自主开始紧张起来,谨小慎微。

不过当我们开始游学时,便发现很多的东西真的是需要自己去感受的。他们这个社会能够接纳迥然不同的声音,我们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这个城市既有偏激的理想主义者,但更多的是有大格局的聪慧之人。

我们参访了很多学校及老师,似乎能感觉出为什么香港的教育这么发达。整个学校都是同工,没有很明显的上下级之间的分别,领导和普通老师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能够坐在一起商量事情,谁说的有理那就听谁的。如果说一个学校是偶然,那多个学校可能也有了它的普遍性。

其次,香港的学校背景多种多样。办学团体的性质也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性质。一个地区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学校,这在内地极为罕见。虽然说办学团体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能和平共处,缘于他们的价值观是一样的--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室的中心。这包括教室布置的色彩多样,摆放也不会中规中矩,色彩搭配让大人都一秒爱上,更何况孩子呢。无论学校有多小,各种功能室都一应俱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的援助体系很完善。对于有一些特殊需要的学生,会有专门的心理老师负责,如果心理老师不能处理,还有专门的义工组织,不会让班主任独自一人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

三、全民关注公益事业

  马斯洛需要层次指明人类的最高需要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更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香港地方虽小,却有几千家注册了的公益组织,他们的学校都会有义工。田家炳先生的大公无私让我们动容,罗校长的退而不休让我们折服,程介明教授的一腔风骨让我们若有所思,更有曾绅士得知TFC的事迹之后热情宴请。我能感受到这些大人物身上的风骨以及他们对公益事业的一腔热情。当社会人开始关注到公益事业,关注到不均衡该何去何从,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越发美好。

七天时间转瞬即逝,对于香港,我们不过是管中窥豹,刚接触到它的冰山一角。我们见识到它的繁荣自由,却还没机会去感受它的另一种样子。走出去,见识了很多人,很多事,有了自己的眼界,才能去更好地去影响其他人,做一个教育的领导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