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敦社的思考
1、内心总会觉得欠日敦社的,我给他们带来的对不起叶子姐的培养...
明明知道自己可以通过采访去很快的达到目的,却自己一直埋头于收集资料。
小秋说,是我太着急了。太着急想要达到目标,想要一蹴而就。
她最开始写的东西与我最开始写的差距很大,我的起点算是蛮高.
她是通过刻意的练习,去接更高更有挑战的任务来督促自己去不断的练习技能。
连叔也说,你犯了年轻人可能都会犯的错误:想走捷径一步登天
而这也正是两米所说的,她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那个结果。我太在意结果了。
2、为什么会写不出来,明明有好的选题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去找资源?
我想要靠个人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所以很少去找他人的采访。
可是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我应该想的是怎么用那些资源来助自己更快更好的写成这篇文章,达成这个目的。
现在写作越来越变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的选题立意好不好写出来会不会受欢迎?阅读量会不会上万?有没有抓住大家的痛点,好像我在写的时候都不是自己真正去在意自己想不想写这个东西,它对我来说有多重要,他对于自己,对于大家是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没有了平常心,内心一直是带着杂念痛苦,难以进入心流,去静下来,专注的把其耕耘出来,找资料、灵感、采访。
越来越多的怀疑自己处于紧绷的状态。
3、大家都通过自己的特点,做出了成绩,而我却一直在否定和忽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自己内心建立连接,真正在意的是什么?我的理智和情感一直是在敌对的。
4、以前面对着日敦社的朋友们,我内心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们,什么都是最弱的。与他们交流困难,对自己的弱处遮遮掩掩。
自卑感是很正常的事情。
Steve说可以换一个看法,换一种认知来看待这个事情。
什么样的人能够进入日敦社?他们是一群怎么样的人,他们个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相比于比不上,更糟糕的是模糊的“比不上”。
比如说他们以前在大学的经历,大学的课程设计,上学的体验,所遇到的贵人,老师的资质,更清晰的看到差距,哪些是可以弥补的,哪些事改变不了的。对自己的自卑感有一个掌控,也会更加的释然。
而对于自己学历的自卑,其实22岁的人生还没有成型,带来的差异化的指标还很少。所以说大家以学历来评判一个人。可是对于三十多岁,四十多岁的人来说,她的学历我们就不会那么去关注了。一般这个年龄的人去介绍自己,也不会把学历当成一种titl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