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在家的你如何做到自律?
最近因为韩国疫情爆发,原定三月初开学的计划可能又要泡汤,孩子们依然要继续在家上网课。“停课不停学”,在家自主学习更加凸显自主能力的差距。一个人的自律性在疫情面前暴露无遗。疫情结束后很可能会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显现。自主学习能力,一个人的自律性起决定性作用。
什么是自律?
自律就是有自己的生活规律,自律能看出一个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约束的能力。
宇宙中的各行星都按照自己既定轨道运行,地球绕太阳转,月亮绕地球转,而地球自转。
火车需要在轨道上跑,飞机需要按航线飞,汽车要看红绿灯,人行要走斑马线······
我们学习一门知识、掌握一种技能都有一套规律。
自律性差是因为没有形成一套有迹可循的规律造成的,也就意味着你的内部环境是无序的、混乱的状态。
疫情的出现也打乱了我们平时的生活节奏,很多人出现不适的反应,身体出现失调症状,生活失去了节奏,作息时间完全紊乱,情绪、心理出现相应的反应,无力、颓废、失去方向感。有人抑郁,有人暴躁。
我们完全不能左右自己,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
自律性差是一种心理状态的反应。
导致自律性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从幼年期发展角度去阐释与自律性有关的因素。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有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口欲期(0-1岁);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第四阶段潜伏期(6-12岁)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2岁以上)。
口欲期是与母亲共生阶段特别0-3个月完全没有自主意识,6个月开始自己坐,自己独自玩耍,与养育者有些分离状态。
这一时期是专注力形成的最好时机。现在很多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讲因果,有因就在这个时期。
很多照料者没有注意到自己有一些不自主的习惯,宝宝躺在婴儿床上咿咿呀呀自言自语的时候,成年人很喜欢去凑热闹,逗宝宝,我们往往只关注宝宝很开心,而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会跟注意力有什么关联。
宝宝自己咿呀自语的时候是专注自己的世界发展的时候,如果经常性被外部环境干扰、打乱,大脑就无法形成有序的运行,也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肛门期是1-3岁左右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走路,开始学习讲话,可以有规律训练大小便,特别是大便,幼儿能够学会控制自己。
这个时期是宝宝接受训练,学会自我控制的最佳时期。
宝宝通过有意识地控制大便体验到“这件事我说了算!”的自主意识的快感。
宝宝通过说话初步体验到“我可以提要求,可以这样控制别人”。
宝宝通过走路学会探索世界:“我可以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这一时期发展的顺利,宝宝内在的自主意识就会强化。如果这时期幼儿受到干扰过多,就会消减自我控制的能力。
追求完美、强迫行为、邋遢、散漫都与这时期的发展有关。
如果照料者是过度干净,规矩很死板,说一不二,会过多控制孩子,导致孩子无法自行体验、尝试、调整,没有形成内在自我规则感。
相反,如果照料者生活杂乱无章,会让幼儿产生没有方向的感觉。
这时期,成人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宝宝的物品尽量不要换位置,要在固定的地方,便于宝宝能够迅速的找到物品自然形成有序的习惯。
训练宝宝的习惯要自然不能强迫,在宝宝状态好的时候进行。
3-6岁的幼儿时期是宝宝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期进行正确耐心地指导,宝宝就能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令人头疼的青春期也不会出现太大的行为反应。
因此,0-6岁是一个人人格完成的阶段,我们成年人的很多习惯模式都与0-6 岁的教养方式,养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了解自己幼年时期的养育过程有助于帮助理解自己当下的行为,而不会造成对自己不公正的评价。
成年之后我们的自律性差怎么调整?
首先,我们要有足够的内心动力想要改变。动力大小决定我们在实行的过程遇到阻碍能够坚持。
第二,列出实施的计划,计划越详细越好。建议从生活作息入手,每天按时睡觉起床,逐渐培养有规律的意识。
第三,计划开始找人监督,保证计划进行下去。
第四,养成每晚睡前反思的习惯,回顾一天哪里做得还好,哪里没有做到,明天怎么调整。
这是灵活变动开始制定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可以随时改动。
第五,实施的过程如果感觉困难太大,不能坚持,说明你列的计划超出现有的能力,很多人会在这里放弃,认为自己不行。
推荐大家看《微习惯》这本部书。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从微笑的习惯开始养成自律。
从一个俯卧撑开始。
中途不想坚持,惰性挑战我们的大脑时,告诉自己,只做一个。
养成自律的习惯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先完成再完美'。
每天只要坚持做就是成功。
结束语
养成自律的习惯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养成坚持、有信心、积极的、勇敢的品质。
自律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更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全部。
生活需要自律,自律成就生活。
美好的人生就是掌控自己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从自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