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打开一瓶新酒,发现还是原来的味道。
揣着导演会从哪些新视角观察女演员这个职业并挖掘出哪些新东西的想法打开这部电视剧,但越看到后面越发现,剧里的主要情节已借由台湾几十年发达的娱乐节目和新闻传播甚广,并没有哪个人物的选择让人眼前一亮。或许我一开始的重点就是错的。这部剧可能本来就是想展现,而非探索。或许演员这个职业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但说到底,不论身处什么行业,人的选择就那么几种。选择爱或者不爱,选择接受或者放弃,选择留下或者离开。可能是因为篇幅有限而人物太多的原因,每个人物都只能展现最具情感张力的一部分,但情节走向背后没有足够厚实的基础,人物选择背后没有足够自洽的逻辑,搞到最后每个人物都七零八碎,剧集质量也降到普通下饭剧的水准。
近几年台剧屡出佳作,拓宽了电视剧可以探讨的社会议题,展现出电视剧创作者对社会、时代和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关切。在这么多突出的佳作中间,《影后》就显得“薄”了。刚开始起了一个很大的命题,但随着情节的展开并没有出现打动人或引起共鸣的东西,剧作和观众之间并没有形成链接。并不是不探讨深刻话题就不值得被称赞,很多看似浅显易懂的话题打动人,因为“真”,因为“新”。这里的真指的是挖掘出了人物真实的心路历程,让情节的发展真实可信,让剧情值得观众共情。很遗憾,《影后》都没有做到。可能还是我刚才说的,篇幅有限,人物太多,没有足够的体量去展现人物心路历程,很多时候是靠台词直白的表达出来,但人物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剧集里并没有展现,因此就显得不“真”。而“新”呢,并不是非要标新立异,宣扬特立独行的新理念。当做到了前一点,“真”的时候,一些被平日嘈杂生活掩盖的东西就会出来,它可能是人物在情节中真实的感悟,可能是基于此做出的少有人做的选择,也可能只是对过往的释怀。那些原本就存在,但现在已不常见的东西,被展现出来时,也有“新意”,也打动人。而《影后》里好像过于嘈杂了,掩盖了很多东西。还是人太多了。
当然还是有很多亮点的。演员的演绎精准到位,在重场戏能够把要表达的主题展现出来。这是一部合格的电视剧,只是不够“真”和“新”。
这也是目前一些“差一口气”的台剧的通病。它们已经找到新的议题,也有好的演员,但剧集本身,还没有能力或者不敢,找到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