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写作专栏(坪山区弘金地学校)

三角形边的关系与思考

2023-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戴红霞1

        感觉平时自己特别像块海绵,见到水源,求知若渴。当下静下来,梳理回顾,本周为其2天半的教研学习。忙碌之余收获新的思考,听老师上课,听专家评课,如果结合自身并实践课堂,我想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碰撞。

          本周新授课四下探究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学习目标意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探索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结合操作活动。提高观察、操作、推理能力,并意在渗透探索精神的培养。课前我精心为每组准备与教科书上相同的几组小棒,设计课上探索活动,小组合作与交流,借助麻吉星倒计时与随机挑人,拍照上传学生作品,挑学生说,放手课堂的话语权,最后小结梳理,呈现投票3道不同梯度的数学问题,以此检验学生掌握情况,事实如我预期,学生可以探索与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想我是非常信任孩子们的,并能根据学生投票结果,聚焦认知冲突进行验证,课堂好像蛮成功了。但是并非如此,晚上作业中的习题完成质量,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教什么?怎么教?何时教?想起王博士说过的,教学不只是要把书本教完,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教会,为何看似成功的课堂,没有真正把学生教会呢?是孩子应试能力需要提升还是对于数学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变式训练的能力有待拓展?数学老师的敏感性远不在会不会做题上,我想我是哪里出现误区了。对老师来说,一直想着“教什么”,不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提问或任务,让学生完成;一直想着“怎么教”,不如安排课堂教研与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探究;一直想着“何时教”,不如留下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到合适和舒服的方式学会。问题设计,合适的方式,对,我这两点课堂上做的远远不够。学生按照书本原有的提问去研究探索,在原本预习微课中,浅显的问题解决似乎没有带给学生高一点层次的思考。所以看似热闹的小组交流,太浅,学生没有在最近发展区再踮踮脚,至于合适的方式,远不足。我禁锢了学习方式,课前探测精准化,或许能为三角形边的关系做好脚手架。

          常规课即是常态课,功底课,扎实平时课堂教学,想学生所想,知学生所不知,想让教学效率提高,效果提升,需要我们不仅仅拥有一桶水,而是一池水甚至更多,常保持思考,只因我们的工作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