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会(又称道口古庙会)源于宋末、元初,甚至更为源远流长,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据《滑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贯穿豫北八个县的卫河,是古老的水行驿道,漕运畅通,直达天津。道口是卫河上游的一个重要码头,南北水路交通要道。”古有“水旱码头”之称。由于地理环境优越,此地逐渐商贾云集,内地粮、棉、煤、绸缎、等下运,津货内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素称“小天津”。
宋末元初,道口已成为一个颇具影响的集镇,人口稠集、店铺林立、商贸繁荣。当时生活用火,均为明火,火灾事故经常发生,人们为了“消灾”,敬奉“火神”为圣明,请“火神”建宙宇盛行。特别是在每年正月二十九日(据传说是“火神”生日)前,各店铺商贾9、居民备置香烛、供品,在“火神”像或“火神”庙前,烧香祈祷、祭祀、庆典,祈求神灵保佑。届时“火神”庙前多唱大戏,香客云集,烟雾缭绕。为了以表虔诚之心,请、送“火神”者古老戏剧人物化妆、抹脸、持旗、擎伞、敲锣打鼓,载歌载舞。
随着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的不断创新、成熟,古会规模也越来越大。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达到历史上第一个鼎盛时期,各类民间艺术玩会均由固定地点表演改为沿街行进表演,每支表演队伍旗、锣、伞、扇引导、鸣锣开道,尤如皇帝出宫,到处是锣鼓铿锵、彩旗飘飘,夜晚增设灯棚玩会,彩灯闪烁,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年“启会”之时,道口居民呼朋邀友,据粗略统计:由于古会辐射广泛,最盛时参会人数达数十万之众,被誉为“中原狂欢节”。
道口火神庙会是一个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的民间艺术表演“圣会”。民间艺术门类之众、技艺之多、规模之大是任何古庙会都无法比拟的。曾多次赴周边地市演出,在“殷商文化节”、“殷都之春”的表演轰动安阳古城。该庙会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2008年9月,被安阳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道口火神庙会的兴起和传承,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历经700余年的发展,成为今天“河南省十大民俗经典”有着自己的风格特点 。在这有限三天里,被誉为豫北四大名镇之一的道口,完全陷入了详和、喜庆、欢乐的氛围之中。除此之外,这里由于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传统文化与经互补、有效发展的典范。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 道口火神庙会难得一睹的盛会(图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