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14-王阳明,大明的智慧
王阳明,大明的智慧
如果以现代人的眼光,来推举一个明朝第一人的话,大概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王阳明。因为他建立,或者说以他为集大成者的“心学”思想影响了诸多的后来人,尤其是一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都在强调所谓“心学”对他们个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性,这种影响力,在中国时至今日依然声势不减。
那么我们不禁想问,大名鼎鼎的“心学”是一种特别了不起的思想,或者说学问吗?
对于这个问题过于理论的回答我放在了后面的总结上,那里会就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些问题做一个比较细致的探讨,这里就简单地引用几个结论。
这么说吧,“心学”算不上是一种什么特别伟大的思想和学术成果,道理也很简单,真得要是有那么不同凡响的效果,那其后的中国何至于落后挨打呢?
从中国学术体系地进展来看,心学其实不过就是儒家学术,或者更具体地说,是朱熹理学的自然发展而已,本质上和理学是同一回事,只不过它强调的东西恰好和理学所强调的在表面上刚好相反而已。所以一般而言,它被当做理学的对立面,客观上对当时流行的理学体系提供了一个批判。而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学术体系和它的批判当然本质上是一回事。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心学呢?因为宋明理学过于泛滥,所以物极必反。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理学呢?此前说过,因为宋朝社会自由度太高,人心离散,需要规范。说这些比较绕口的话,其实就是想说明,心学之所以在后来的中国社会,包括现当代中国受到追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契合了整个社会风气朝自由化发展的倾向。用西方社会的发展来路径来做个比较可能能更为明显地看出这个倾向,即基督新教对天主教的超越。东西方不同社会状况下发生地这两件事情在气质上是非常一致的。
还可以进行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对比。王阳明实际上相当于中国的“尼采”,尼采提倡得大概能算是西方版的“心学”。他本人之所以在现当代社会如此有名,主要就是因为他接近疯狂地呼唤所谓“心”的自由和个体灵魂的强大,这种思潮从学术史的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以康德为代表,过分强调人类精神“理性”特征的一种反思,或者说批评。王阳明干得是同一回事,他批评的对象是朱熹。
尼采据说最后疯了,而我们的老王却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带劲。这个事实怕是从某种程度上昭示了最后出来收拾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的还得是咱千年不倒的中华文明。
由此,应该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王阳明先生的价值其实主要存在于中国学术史,他对普通历史的影响和意义不大。当然,由于对所谓“自由的心灵”的提倡和推崇,他显然相比较那些受到来自于外部凝固化的重重教条束缚的同时代人,要有趣和生动得多,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他个人生活的好玩的轶事和故事。来说几件他的小故事。
1,弘治元年(1488年),王守仁十七岁时,他到南昌与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可在结婚的当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来这天他闲逛中遇见一道士在那里打坐,他就向道士请教,道士给他讲了一回养生术,他便与道士相对静坐忘归,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
2,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显然,我们的王先生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不拘一格的洒脱,还有点离经叛道的人物。而且他还具有古代社会少见的自我反思能力,他不太受已经深入人心地传统教条和规范的约束,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出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据说,王阳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立志要成为圣人,也有传说他和很多帝王一样,属于生有异象的人,但这些东西也就只能听听而已。要我说,王阳明一大半的个人成就真的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好父亲。
他这位父亲大人可是当时的状元郎,名动天下不说,文化之高可真不是一般人能轻易与之相比的。就是这样一个深通传统学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居然不太限制儿子的显然是自然散漫的行为方式,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实在是极为难得的。
3,宁王之乱平定后,圣驾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难测,王守仁感到非常忧虑。正好京师有两位宦官来到浙江,王守仁设宴于镇海楼款待他们。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楼梯,拿出两箱书简,都是两人交往宁王的证据,王守仁全数交给了他们。两个宦官感谢不已。王守仁始终未遭祸害,多得自这两个宦官维护之力。假使此时王守仁持书简来挟制他们,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祸害也将无穷。
又显然,王先生的行为绝对不是一个清官的行为。但显然是一个通晓人情世故,而且把宦官也当正常人对待的充满温情的行为。王阳明不是个怕死,怕被贬黜的人,他年轻初涉官场的时候数次被贬,甚至几乎被暗杀。但到了已经接近于洞彻世事的中年,他不会再去做那些于事无补,与大局无碍的事情了。这不是谄媚和逃避,这是一种安然和宁静的风度。
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为王阳明先生在后世赢得了无数粉丝的衷心爱戴。因为他有能力在表面上无可奈何,甚至暗如黑夜的境遇里,为人生寻得一种意义,并且这种意义不光只是在纸面上存在,它可以直接地成为行动,从而进化为一种真正地生活方式,为广大在人世间徘徊,犹豫,愁苦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盏人生的指路明灯。
是不是有点像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其实“心学”确实是成功学,只是,它是一种学不来的,无法模仿的成功学。因为它的成就需要人生实际的经历和磨练,成本过于高昂,而且一般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流行的成功学需要的只是廉价的教条。所以,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