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读书

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2017-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野与玫瑰
图片来自pexels

《异类》(Outlier)这本书上个月就看完了,拖拖拉拉一直没做读书笔记。直到今天,被“一个月没写文章”的焦虑感侵蚀到寝食难安,才拿出来整理并写写自己的读后感。

除了广为传播的10000小时定律,这本书里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点值得单独拿出来说道说道,比如马太效应,比如智商门槛,比如实践智力和协同培养,比如荣誉文化,比如“权力距离指数”,以及KIPP学院等。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三个是实践智力和协同培养、权利距离指数、和KIPP学院。今天先来说说实践智力协同培养


1. Winner VS Loser

有一部日本电影叫《盗取钥匙的方法》,有两位男主,智商都不低。一位是典型的loser(失败者,暂且称他为卢瑟),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临时演员,好吃懒做,住在脏乱不堪的狭小公寓里,连垃圾都不能按时处理(要知道,在日本,能不能分类处理好自己的垃圾,可是上升到人品层次的问题哦)。而另一位男主,是一个开车克莱斯勒的杀手,显然是winner(成功人士,暂且称他为温拿)的典范。他一边听着贝多芬,一边飞快地处理掉一个对象。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在命运的澡堂里相遇了,卢瑟不小心弄掉了肥皂,温拿不小心踩到了卢瑟弄掉的肥皂,于是温拿腾空而起,重重落下,摔了后脑勺儿,就这样失了忆。卢瑟捡到了温拿的钥匙。于是,两个人就如此神奇地交换了人生。

卢瑟顺利地从澡堂柜子里接收了温拿的高级西装,高级腕表,鼓鼓的钱包,还有车钥匙。拿到这些之后,卢瑟干了些什么呢?

还掉了所有的债务,还前女友钱的时候不忘装逼,结果被当场拆穿,然后自己坐在克莱斯勒里痛哭流涕。

顺利进入温拿的高级公寓,公寓干净整洁,但是不出几天,就被卢瑟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简直又成了之前那个猪窝。

而那位可怜的温拿。醒来之后,一脸懵逼。穿上不合身的衣服,来到一间据说是自己家的小破公寓,地上甚至还留着自己上吊自杀的遗书和半段绳子。任何人看到这种情景都要崩溃的吧,自己的人生过成这个样子,换成普通人,恐怕直接就撞墙死了。但是温拿没有,温拿就是温拿。

首先,温拿买了个本本,仔细地写下了自己现在的处境:包括身上还有多少钱啊,自己性格如何啊,有啥朋友啊。

然后,温拿很快接受了自己所处的现实,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始改变。温拿先是拜访了邻居,接着打扫了房间,还买了很多演员进修教材,并且开始积极地跑剧组,渐渐地,将这种低配的人生活得有声有色。

(以上剧情描述摘自于乐静乐乐老师的文章

你看,即便是loser和winner交换了人生,loser依然是loser,拥有着无限资源依然把生活过得一团糟,而winner,即便从hard版的人生开始,也终将让自己过上有质量的生活。loser之所以为loser,并不是资源的不足,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思维方式的上巨大差异。


2. 是什么决定了人们的命运

在《异类》这本书中,也列举了类似的例子。智商190的天才少年兰根,因没有填表失去奖学金而放弃高中学业,又因为无法说服老师把课从上午调到下午而选择从大学辍学,没有办法解决人生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麻烦,只会抱怨和怨恨社会的不公;同样高智商的奥本海默,曾谋杀导师未遂被判缓刑,最终却成为了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同样都是天才少年,为什么兰根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奥本海默在逆境中也能顺风顺水?

如果把奥本海默放在兰根的位置上,他不会失去学院的奖学金,他也不会无法说服老师把课程从早上调到下午,他更加不会从学校辍学。这并不是因为他比兰根更聪明,而是因为他拥有一种能力——能够认清现状,并运用现有资源从社会获得想要的东西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将这种能力称为“实践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这包括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与智商测试所考查的逻辑分析能力完全不同,拥有超高的智商并不代表拥有“实践智力”。可正是实践智力,决定着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

那么,这种实践智力从何而来?智商起码有一部分来自于基因。兰根6个月开始说话,3岁自学阅读,这是天生的能力。而实践智力所注重的社交技能,是后天习得的。我们获得这类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家庭


3. 一个研究

书中引用了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里奥对12个不同背景文化的学生家庭开展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对每个家庭都进行了不下20次的长时间走访,跟着这些家庭去教堂做礼拜,看球赛,或是去诊所就医等,研究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许你会想,12个家庭会有着12种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严格、对孩子宽松、常与孩子互动、在孩子面前保持权威等等。然而,拉里奥的研究结果却并非如此。

她发现,这些家庭中只存在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这两种不同方式是通过阶级状况划分的。家境富裕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一种方式,她称之为“协同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这种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家境贫寒的父母对待孩子则是另一种方式——“自然成长”(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这些家长只把抚养子女成人看作自己的责任,而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儿。

家境富裕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让孩子穿梭于各项活动之间,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者队友的评价。拉里奥跟踪的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夏天参加了一支棒球队、两支足球队、一支游泳队,还有一支篮球队,并且同时在管弦乐队和钢琴班学习。

而在穷人家的孩子的生活中完全没有这种紧张的时间安排,他们的活动不会是每周两次的足球训练,而是和亲戚或者邻居的孩子在外面玩耍。蓝领父母们认为孩子们的活动是成人世界之外的活动,无足轻重。

中产阶级父母总是和孩子商量事情,晓之以理,他们不会硬性下达命令。他们希望孩子与他们顶嘴,和他们讨价还价,并站在成人的角度问他们问题。孩子如果在学校表现不佳,富裕家庭的父母总会责备老师,他们总站在孩子这一边。拉里奥跟踪研究过一个富裕家庭的女孩,因为她错过了进超前班的机会,孩子母亲就想方设法让孩子补考,给学校递申请,最后让女儿如愿进了超前班。

作为对照,贫困家庭的家长总是震慑于权威,行事消极,停滞不前。


4. 我的评论

正是因为富裕家庭的孩子参加了大量的活动,拥有各种各样的体验,相比于穷人家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的群体交流协作,积累了大量的与他人协同完成任务的经验,能够在复杂的组织结构中应对自如——而这,正是融入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相对地,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是自然生长,也许也有些孩子因为各种机会获得了一些社交的锻炼机会,可是大部分还是从小生长在家庭的小圈子内,没有与社会进行更多的接触,等到步入社会的时候,自然会有些不适应。

更为重要的是,富裕家庭的孩子学会了如何舒服地与成年人打交道,如何在权威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自古的文化都是重视权威和长辈,很多孩子在成年人面前会觉得紧张,怕说错话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别说能舒服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了。能做到自然舒服地和长辈相处,既尊重长辈又不失自我,这是良好教育的其中一个体现。

用书中的话说,中产阶级的孩子最终形成了“权力”意识(a sense of entitlement):这些孩子的行为表明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有权参与制度互动。他们在各种情景中更加自如,愿意分享信息,并希望赢得别人的关注。通过互动来满足自己的偏好是他们的一贯做法,他们对游戏规则很熟悉。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虽然才上四年级,但已经能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行事了——他们会要求老师或医生调整办事程序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这是“制定规则”和“服从规则”思维方式的差异。中产阶级的父母因为明白“规则是人定的”,大多事情都能够通过资源互换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他们会主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改变规则,他们做事更灵活,更有创造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让他们获得并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相对地,贫困家庭的家长因为受限于规则,认为规则不可更改,所有更加容易有无力感,一件事情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只能认命,这种被动的状态非常脆弱,因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权掌握在别人的手上。很难说是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才导致了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资源,还是因为资源太少才无法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如果让一个中产阶级的人去评判,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懒惰的思维方式,因为你没有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可是受限于规则的人根本想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不知道自己还有选择权,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又能怎么办呢?阶级的打破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这两种教育方式中,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产阶级的父母并不把孩子仅仅当作一个孩子,他们会把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来看待,这非常不一样,这让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自己的观点会受到重视,自己值得被尊重,于是慢慢培养出了与各种年龄的人打交道的能力。这和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很不同,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听话,父母说什么孩子就得做什么,孩子的观点得不到重视,孩子自然也不敢表达,于是慢慢地,对年长者又敬又畏,无法做到自在从容。家庭之中的平等非常重要,不要把孩子仅当成孩子,家庭里的规则必须作用于所有人,最忌讳的就是要求孩子遵守的同时父母却做不到。平等性是培养独立健全人格的基本,对孩子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至关重要。


5. 一些感想

我看完兰根的故事非常感慨,为他遗憾和惋惜。他的失败是因为从小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没有像正常的孩子一样长大,没有获得哪怕一点点与复杂的组织打交道的经验,以至于无法融入社会,他悲惨的童年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而不自知,永远活在了自己充满怨恨的主观世界里。在旁人看来,就像被困在井底的青蛙一样,永远无法跳出那口深井,你很想伸手拉他一把,却无能为力。可是反过来一想,我们自己所身处的主观世界是不是也是一口深井,我们却不自知呢?这就是可怕的阶级隔离吧,虽然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可是却在各自不同的平行世界里,大部分人永远无法跨越。

但是研究归研究,感慨归感慨。并不是所有富裕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都优秀,也不是所有贫穷家庭的孩子都默默无闻。这两种教育方式也并不是严格得都要按照家庭经济情况来划分。在真实情况中,永远都有不同寻常的人,能够跨越阶级的铜墙铁壁,能够打破固有的观念,不受环境的影响,通过自我的改变,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正是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而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异类


故事和理论总结完了,那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够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改变基因,无法改变家庭环境,无法改变运气,那么我们能够改变些什么,来培养自己的实践智力?

幸运地是,现在是个信息社会,只要有心就能获得想要的信息,至少在自己“先天资源”不足的时候,能够认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自己看到的那个样子,能够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权,有更多的可能性,能够通过读更多的书,认识更多的人,刻意主动地去学习更多优秀的品质,给自己创造环境,来不断更新和迭代自己的观念。未来无法预测,但是至少我们能够通过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到达一些也许原本到不了的地方,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