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500字读书

关键对话-2 | 如何控制已经形成的想法,最终改变对话进程?

2023-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珊瑚大小姐

Hi!你好,我是珊瑚大小姐。

全网同名。

喜欢,就关注我吧。

点赞关注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

以下内容来自《关键对话》P89页: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话高手的做法是,想办法放慢节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如下所示。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

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

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

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这段文字说了什么:

这段文字介绍了,如果想改善关键对话,就需要改变大脑中已经形成的想法,即让思维有弹性起来。固化的思维,让你特别的死板。

这么做得的好处和意义是什么:

1.让陷入固定思维的自己,思路活络起来,谈话也有空间,就有发现新的可能性,能够继续进行关键对话;

2.在谈判关系中,一方的改变就促使另外一方的改变,这是一种主动的变,所以,有更高的主动权;

3.结束僵局的,是双方的诉求,所以,也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对方也会变得有弹性起来。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也是最难的部分,慢下来。

如何能够慢下来,就是练习觉察自己

如果感觉自己快要进入某种情绪后,就要抽离或者隔离。这需要承认自己陷入某种情绪中,然后又能够抽离出来。

例如成龙说,自己会有完美主义倾向,会有洁癖出现,那时候,就告知自己我又开始犯病了。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是件困难也必须接纳的事实。

第二步,一系列都是通过觉察,让自己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就好像你有个分身,另一个你站在你的旁边,观察你的行为。

这就像是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角。

“我很生气”是一种沉浸的视角,“我知道我很生气”是一种抽离的视角。

总结一下:

慢--觉察(行为--感受--想法--见闻),按照文中具体内容去操作。

具体适用的场景或者条件:

没有限制,都可以的。最主要是要动起来,做起来。知道不等于做到,所以,要多次操作,加深认知的改变,深化认知的改变。

座右铭:

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我是珊瑚大小姐,线下读书社群8年,

做过外贸,当过采购,现在是培训师;

是将书籍拆解开发为课程;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训师;

私信我,送你总结4法,让你写出来不一样的总结。

想了解将如何将书开发为课程,跟我联系,这可以是一项副业收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