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摄影

闲话扶桑(14)

2018-11-19  本文已影响20人  行者无疆tj

早起爬上大文字山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闲话扶桑(14)

多年有爬山的嗜好,

只要有机会,

都要登高望远,

以畅心怀。

到京都时,

住在银阁寺附近,

其背后就有,

一座"大文字山"。

那天早行,

天方露白,

路寂人稀,

银阁寺的山门落满秋叶,

经过它左转,

便是一条缓缓的山径。

闲话扶桑(14)

未经凿磨的石阶,

偶有山泉流过,

净洁得不染一丝尘埃。

路径蜿蜒至深处,

树木的苍翠,

笼出一团绿色的氛围。

空气凉森森的,

似霜似露,

如霏如纷,

沾衣带袂,

爽快心扉。

闲话扶桑(14)

偶有麻雀上下,

一时枝摇叶落,

山的空寂有了些错愕。

鸟鸣演绎着婉转,

断续在山野的悠远,

寻声,曦光遮了望眼。

在路上偶遇三人:

一个年轻的和尚。

着青衲芒鞋,

执竹帚沿阶扫叶,

透枝氤氲,

细瀑般飒飒而下,

那身影披了霞光,

竟有了几分仙幻。

据说银阁寺依山而建,

这山林或许是它的"园林"。

闲话扶桑(14)

一个徒步的少女。

紧身的运动衣裤,

足蹬"耐克"黑靴,

在小路上矫健而行。

那俏丽的英姿,

似蝴蝶在枝叶间跳跃,

一会儿便消失在,

雾霭微朦的林深处。

闲话扶桑(14)

一个牵犬的老妪。

许是上了几岁年纪,

满头银发飘洒,

手竿竹仗徐行,

虽有几分气喘,

但是优哉游哉的表情。

倒是那只小狗淘气,

几步窜到高处,

蹲踞石上,

作回眸望月状,

翘盼中一副鼓励的目光。

闲话扶桑(14)

大文字山仅466米高,

个把小时已至峰顶。

解衣怀散去汗气,

俯瞰京都城貌。

但见鸭川一线,

银阁遥遥,

山野岚烟的苍茫间,

古城正慢慢苏醒。

据说每年8月16的京都,

有"五山送火"的大文字祭,

这山点燃的是"大"字,

山名便是由此而来。

它与葵祭、祗园祭、时代祭,

并称为京都四大行事。

这仪式起源于平安时代,

是盂兰盆节祭祀内容,

为天上的逝者祈福,

为父母长辈的安康祈愿。

闲话扶桑(14)

大文字山点燃的"大"字,

横为80米,

撇为160米,

捺为120米,

在75个地点设置火堆,

聚起各地奉献的松木,

在晚上8点一齐点燃,

火光照亮夜空,

"大"字山间跳动,

观赏性和仪式感非常强。

相传,当晚把"大"字的火光,

倒映在酒杯或水盆里,

饮下里面的酒或水,

可以祛病延年,

而且笃信,

烧剩的炭还可去灾避邪。

闲话扶桑(14)

山顶的下方,

是一排排烧字的石床,

那石头不知淬火多少次,

烧燎痕迹斑斑,

许是风过雨淋,

抚摸时冰凉沁肤,

并无烟色沾染。

想来随那连年的烧灼,

已浸透在石头的纹理,

共岁月沉淀,

与习俗沿袭,

伴民族往矣。

闲话扶桑(14)

收拾心情下山了,

仿佛在绿色中潜去。

我曾惊讶日本森林覆盖率,

67%,世界首屈一指。

京都的这座小山,

就是环境保护的缩影。

没有乱砍乱伐,

甚至没有裸露的土壤,

是呀,有树才有绿,

才有清新的空气,

才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你给自然以安宁,

自然回馈你美丽和洁净。

在这里这种感觉真好。

缓缓下到山底,

微汗已经干彻,

神清气爽后肚子在叫。

银阁寺前的小铺,

炊烟正暖,

糕香徐来,

殷勤的主人,

早在那里摆手召唤了

闲话扶桑(1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