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泽宇读书会1】整合大脑为目标——“生存时刻”变成“成长时刻”

2020-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瞬间印记

昨天晚上,五岁的妹妹要跟我一起睡,但她不想睡在靠窗户的那一侧,

我问她为什么呢,

她说她害怕,

我问她,“害怕什么呢?”

她说:“怕 怪物。”

我不急于否定她的感受 ,也不急于纠正她的思想说世上根本没有怪物,

这样回答孩子,孩子不会相信你所说的。

我就直接跟她一起讨论怪物来。

我问妹妹:“你见过怪物吗?”

妹妹说:“没有。"

”那怪物会长得什么 样的呢?“,我问。

于是我们开始想象,会不会像动画片看到的,长得很丑,有尖尖牙齿的那样?

会不会像童话故事书 里看到的巫师,穿一身黑色长袍,有长长的指甲那样?

讨论完外型 ,我们又开始说起怪物会去找什么样的人。

会不会是找家里没有温暖,不开心的家呢?

但在我们家,妈妈爱你,爸爸爱你,姐姐爱你,爷爷奶奶,大爱都 爱你,

你也特别爱妈妈,爱爸爸,爱我们大家,

我们家是不是很温暖,

爱是能产生力量,怪物不敢靠近我们家的。

我接着问道,

假如怪物来到我们家了,你知道我会怎么做呢?

我会直接跟怪物说,我们不伤害你,你也不要伤害我们,

我又问妹妹会怎么做。

于是我们又讨论起怪物是不 是没有朋友, 是不是很孤单,所以他想出来找人玩呢,但大家都 害怕他,不愿意跟她玩。

怪物会不会也怕人呢,所以她也不敢靠近人,

就像你特别爱小狗,但又不想让小狗太靠近你,

妹妹说,哦,我知道了,怪物就像小狗。

讨论妖怪 ,化解恐惧 ,虽然不会根除妹妹害怕妖怪的问题,但通过 这次沟通,对次妖怪这种认知的害怕次数也会越来越少,最终会走上一种 平静。

其实这样做呢,是在整合孩子大脑。

《全脑教养法》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是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基本概念,帮助我们父母 更好地理解 孩子需求,增强孩子 应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 社会,打下良好的情感与心理健康基础。

今天完成了第一章的学习——了解大脑的整合,了解儿童思维方式模式。

01 整合大脑

大脑分为很多部分,而且各个部分的功能 又不同。

控制逻辑思维的左脑,控制情感体验,解读非语言信息的右脑,处理本能行为的上脑,处理理性的,引导 人际关系的下脑,还有单独处理记忆区域的部分。

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与任何行为,都 是通过大脑运作处理的。大脑没有进行整合时,如会出现情绪暴躁,逻辑混乱,行为冲动等现象,

如果整合得很有好,大脑各个部分就会协同发挥作用,一起协调动作,展现出一个心理和情绪健康的人的品质,他们灵活,适应性强,情绪稳定,能够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02 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是可塑的,体验经历可以直接塑造大脑,改变大脑的生理 结构,这种大脑的生理变化贯穿人的一生。

父母为子提供 的经历可以直接 塑造孩子 正在生长的大脑,那些让你奋力挣扎的”生存“时刻 正是教孩子 获得发展能力的好机会,只要采取恰 当的教育方式 ,”生存时刻 “同样也是”成长时刻“。

03 孩子大脑慢慢 发育:

成年人不会和兄弟姐妹争着抢着去按电梯的按钮,但孩子会因为这样问题吵架斗嘴,

不管孩子在学龄前是多么聪明,他都 不会拥有10岁孩子 的大脑,

大脑成熟的速度受基因的影响很大,但是可以通过一天天的养育法影响孩子大脑整合程度,所以父母能发现机会来锻炼孩子 大脑发育,让孩子 大脑的不同部分联系更加紧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