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入场”

2017-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Shiyar

1月15日,我们正式开始调研,十点出发,两点回来。

其实我们的计划是十点出去下午五点回,但是一方面没有找到合适的调查对象,了解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因为太冷我有点不舒服。三个小时五户人家十三个人,我想这是对我们调研的最准确的概括。而且,接受调研的十三个人中七个老人,而且平均年龄六十以上;夫妻两人五十岁;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孩;一个14岁的初中女生。从正街进去,我抱着问卷,一个开商店的老大爷远远看到我们就准备走开,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上把文件夹装进书包,走了过去搭讪了几句,大爷以为我们是发传单的,我问他村里的情况,他一脸严肃地说:“村里的情况我不了解,你得问村长么。”从他的表情我看出了他的排斥和不安,所以我尴尬地走开了。调查中遇到被拒绝的情况很多,所以得抱着一颗热情积极的心态,准备随时迎接一个个无奈的拒绝。又遇路了一位六十岁以上的奶奶,她把我们带到她家门口,大门修的很漂亮,富丽堂皇的,我想里面一定也不错,没想到进去看到的第一眼,的确让我眼前一惊,土院子后面堆了很多杂草,两边是低矮的土坯房,简陋破败。跟着奶奶走进厨房,光线黑暗,地上一边是柴火(树叶、麦草和木棍),一边是几个缸和一个木桌,右边灶台上摆着碗和盆子,左边立着一个旧木柜,墙体被烟熏的黑黑的,屋顶木头也是。我就问这房子的年代,她给我说都五十年了吧,的确很老,我判断应该属于危房那种。奶奶一边刷锅一边和我们和我们聊天,感觉还挺亲切,帮她添柴或是帮她削土豆,她赶忙夺过去,说这很脏。她说,儿子儿媳妇在外面打工,老头子在外面干农活还没回来。家里收入也就这两个来源。从居住条件和吃的来看日子过得确实很简单。这里有三分之一信仰天主教,她们家也是。从奶奶家出来,向路的两边一望,还是没有人。真的就是站在村里闭着眼睛你只能听到车声和狗叫声。所以我们三个女生站着观察了一会儿,又接着从深入村庄。进了一个农民家,房子是比前一家好,家里是老两口和两个小孙女,儿子在外面打工未归。之后又去了三家,除了一家是两个中年夫妻外,其他遇到的是五个老人和一个初中生,所获信息和前两家极为相似,就是房子好很多。老人也比前几个精神,看他们六十多了还染了头发,可见他们对生活还是挺积极乐观的。遇到的两位唯一中年人忙着定纱窗,进去瞎扯了几句,也没问到重点,不过,家里条件很不错,是我今天调研中最好的一家。(我进去在屋里看到了新买的柜子、沙发、还看到他们家桌上放着一个酒盅、墙角放着大葱和柚子,由此判断经济条件不差。)在张大爷家结束了我们的调研。刚进去时只有张奶奶在洗衣服,聊了几句感觉聊不下去了,因为奶奶有排斥心。幸好走出大门的我们正好赶上干活儿出来的爷爷。爷爷开着带车厢的小摩托车来了,老头儿快七十了,还挺精神。把我们让进了家门,家里条件还是不太好,屋子小陈设简单,但是大爷人特别热情豪爽。所以访谈也不尴尬,但是问到的重点也不多。有一点就是在使劲儿夸现在条件已经不错了,农民吃饱穿暖。正当我们聊的起兴时,奶奶端来了热乎乎的、切好的馒头片还有腌的咸菜、炒的肉。遇到这种时候真让人特别尴尬,你吃吧不好,不吃吧怕人家说你们嫌弃农民,所以我们就边吃边聊。大爷说:“现在农民生活好了,只要你遇上就吃,这是简单的家常饭,不要客气。”我不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面。汤很轻,味很淡。(可能是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因为,爷爷刚拿了新手机又不会使用,就教了半会儿,爷爷还挺可爱,让我们帮他把闹铃定到六点,因为他要上班,还让我们帮他把他女儿的电话存上(他女儿明天回家)。最后,我们提出了让爷爷填问卷的要求,爷爷坐直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我问一个他回答一个,搞的还挺正式,不过,据我判断,信息也不一定真实。因为后面奶奶进来,问一个问题,奶奶就抢着说,意在提醒爷爷不要说不该说的话,这种情况,在上一家也是。所以我们两点出了门,爷爷也骑车干活去了。因为分了两小组,所以就在村门口的牌坊下会面,因为我当时不知怎么身体不舒服,大家就一齐回来了。感觉一天调研也就草草了事,所获甚少。

张大爷家的便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