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喜欢的事,过想要的生活,爱自己散文心情随笔

我们所需要的,是心中的那株樱花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璞真如是

也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武汉大学的樱花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周边诸多城市的游客前来围观。

凑热闹的人群中,估计很少人知道武大樱花的起源。

1939年春之前,武汉大学校园内并没有樱花。

这之后,侵华日军从日本国内运来樱花树苗,在武大珞珈山校园里种下了象征国耻的、最早的一批樱花树。

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对华友好人士赠送“日本樱花”树苗约200株,栽植于人文科学馆东面的八区苗圃。

武大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这些花既有侵华日军当年所留下的“国耻之花”,也有中日恢复邦交后由日本友人多次赠送的“友谊之花”。

樱花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美丽、漂亮和浪漫的象征。

其热烈、纯洁、高尚,也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樱花的生命很短暂。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

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

每年的三月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樱花季”。

白天赏樱,灿若云霞,落英缤纷。

当暮色四合,浮华散尽的时候,更有一番风味。

夜凉如水,深邃的夜空如一幕巨大的蓝丝绒,将樱花衬得洁白无比。

这时候的樱花不再有白日的粉壮与耀眼光华,似一位洗尽铅华的丽人,端庄优雅。

周末的武大,游客如织,摩肩接踵。

看到很多人在驻足在樱花大道旁,写生,摄像。

写生也罢,照相也罢,都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留下一个不灭的印象,也想让这种美景永驻。

相机的快门声不停歇,处处也可以看到手机的身影。

停留在一处斜石上,心想:

我们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一株樱花,比会欣赏眼前的樱花要重要得多。

登东皋以舒啸,要的是胸怀天下的气度和境界;

临清流而赋诗,要的是海纳百川的态度和欢喜。

如果没有达到境界,没有提升层次,或者心绪如果不在这里,任何的美景都是浮云,自然也无法深入到内心。

也许可以“悦目”,但是却无法“赏心”。

联想到在书中看到,青源惟信禅师说的一段话语。

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斯如是也。

找到自己心中的樱花,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

而当我们找到后,也就不用每次都期盼着三月份的樱花,夏天的石榴花,冬天的腊梅花,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时刻体现这种欢喜心了吧。

因为,

对于樱花来说,你来或者不来,她都在这里。

对于心来说,你去或者不去,她也都在那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