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语文老师辨着玩

2021-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宝应陈林

今天在一个微信群里,几位大学教授激烈讨论“思维”可以不可以教,“言语思维”(在这方面,我觉得也可以叫“语言思维”,因为此时表达的应该同一个意思)属于思维的一种技能,还是思维的一个种类。觉得他们的“高端”讨论着实十分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常困惑,都说语文需要积淀,那么到底积淀的是什么呢?是用于交际的内容?还是内容里所包含的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对一种现象的表达用上一个典故或者一个成语的时候,我们是感到这个人有文化味,还是本质上感到这个人将这种现象表达得更清楚、生动而产生了某种敬佩之情?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可能会感到,还是第一种——文化味。

说一个人很有文化味,自然是表明这个人相对于一般人更能“以文化人”。“文”是一种雕饰,雕饰是一种形式,是属于构建之类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暗含着某种思维的了。比如,说敌人哭被打败的敌人,叫作“猫哭老鼠假慈悲”。这句话一出来,我们会立即被这句歇后语的形式说服了。猫是敌人,老鼠也被打败的敌人,恰恰地对应起来。这样一看,仿佛是一种思维的冲击力,让我们感到震撼了。

可是,这个人是如何想到这个歇后语的呢?也就是,他怎么能恰恰地用这句歇后语的呢?这说明他的头脑里有,别人的头脑里没有!那么,是先有语言,才会有思维吗?如果没有那对应的语言,你就想死了也想不到啊!是这句歇后语触发了某种思维的机制,难道不是吗?

然而,这还没完,虽然这句歇后语触发了某种思维机制,但是毕竟这句歇后语就已经包含了思维了。那么,到底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呢?

著名结构主义学家乔姆斯基仿佛研究过一种现象,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可以学习同一种语言呢?还有,为什么把婴儿放到地球的哪个角落,他就能学会哪个角落的语言呢?是不是人大脑里本身就有一种语言机制呢?也就是语言的生理机制或者语言的生成机制,而且肯定的,这种生成机制是先于思维的。这样一来,语言的积淀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人有了语言的积淀,便能够跟思维更好地配合起来,从而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那么,培养言语思维的途径是不是就是积淀呢?当然,我觉得还不尽是,因为人不仅要描述世界,更需要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理解,为这个世界开辟更高、更新的思想,这样,一种在言语之外同时又能使用语词的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先有了某种对世界的认识(思维),还是先有言语呢?看起来,是曹雪芹对于自身的遭际形成某种思维之后,用他独特的言语表达出来的,然而,这样一说,仿佛又先有言语了!

所以,要培养语文思维,我觉得可能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一种是研究语言本身含有的思维,一种是研究思维本身。

哎,真实浅薄得很,无法用一种思维方式和恰当的语言表达我心中想表达的东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