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走在铺满诗意的路上人生旅途简友广场

穿越到大明朝看花灯——《宪宗元宵行乐图》

2024-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美丽和胖夫

国博有一幅《宪宗元宵行乐图》出土于苏州的明代墓葬,描写的是明宪宗皇帝朱见深开心地过元宵节的场面。

元宵节在古代就很重要,《明会典》记载永乐皇帝朱棣下令给百官放假十日以庆佳节,wow,比今天的长假还长。

它像一幅连环画,宫墙将画分成三段,好像三个院子,皇帝着不同服装先后出现三次,观赏各种场景。

第一段是看花炮:侍从们有的在分发爆竹,有的在传递爆竹,有的在指挥燃放,各司其职秩序井然。一个小童躲在两个侍卫中间,眼睛注视着地上将被点燃的花炮,侧身捂耳,表达既兴奋又害怕的样子。

第二段是皇帝看小孩手持花灯玩耍,园子里还有几个货郎在高声叫卖,货品琳琅满目,这有点像今天咱们熟知的颐和园的苏州街,乾隆把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场景移植到宫里,逗他老妈一乐。当然,宪宗皇帝这招玩的比乾隆早。



货摊旁童子们手提的花灯也各有寓意:太平有象大象灯,官运恒通官人灯,蟾宫折桂蟾蜍灯,八方招财螃蟹灯,吉祥如意兔子灯。


一队传统的走会表演队伍正朝着持灯小童和货郎走来,就像咱们今天庙会上的场景

扛巨笔的文人, 握宝剑的武将, 戴面具的和尚, 以及宽衣长袖的道士和他们的伴奏乐队组成“文武僧俗”。

在两个敲锣和滚动花灯的人中间,上演着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的剧情,这是“竹马戏”。

明朝的藩属国不少,下面一组画面里,一人手牵狮子在前,四人各捧奇珍异宝在后,艺人扮作外国使臣歌颂四夷宾服的太平盛世,这叫“外邦朝贡”。

最后是一支吹拉弹唱的乐队,在他们的引导下,驱崇逐疫的钟馗带着几个手持法器的小鬼载歌载舞。

最后一幕是宪宗观看杂技表演,以及紫禁城内张灯结彩的鳌山,上悬制作巧妙的各色华灯。

中华民族体育发展源远流长,唐代的马球,宋代的蹴鞠,清代的冰嬉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记载。在这幅《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的杂技场面气氛热烈,引人注目:艺人或表演气功,或腾跃,或钻圈,,或蹬技,各尽其态,也在一定程度展示了当时民间体育活动或宫廷体育活动的发展。

在卖力的魔术师后方有三组精彩的蹬技表演,分别是蹬车轮,蹬人和蹬竹竿。三组蹬技均由一位绿衣成人和一位赤膊童子配合,每组都是成人仰卧在长桌上一面吹奏着欢快的乐曲一面控制平衡,或踢拨车轮,或踢拨童子,或撑住竹竿,旁边也有助威的乐队。

另一幅画面是钻圈:两个身材魁梧,赤裸上身的男子,一个正欲飞身钻过方桌上的圆圈,一个在旁紧握双拳为同伴加油。

9

皇帝、宫妃、侍从

穿越到明朝去和他们一起赏这场元宵会

这感觉不错吧?

“变得更好”活动第25天:瑜伽21天,八段锦18天,护肤16天,护齿16天,万步:22天,游泳5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