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性情绪

2018-09-07  本文已影响0人  Knowingisbeing

导语

得到梁宁《产品思维课》第三讲开始讲到同理心,作为一个产品人,要对用户的情绪足够重视,才可能作出好的自然的契合人性的产品。分析人的情绪,也能较好地理解和认识人的本性。听完获益很大,梁宁是把人的情绪分析得特别透彻,娓娓道来,令人叫绝,而后莞尔。


人的情绪与理智,对应手机的操作系统与安装其上的APP。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是底层操作系统;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就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APP,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人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被愤怒、被恐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全废了。

所有后天学的知识、技能、理性都不能说服你,知识的调用需要时间思考,情绪却是一瞬间的体验

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1、什么是愉悦?

满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一个产品好不好?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你对你自己的认识 。

“满足”和“愉悦”的关系?愉悦就是被满足。

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比如,一只虫子,一只鸟,一只猫,温度、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会愉悦。

而我们人类,不单纯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

我们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比如度假,住得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读喜欢的书,精神上被满足,你会愉悦。

你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纳,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视。这些都是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愉悦。

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叫“爽”。(举例:玩俄罗斯方块长条下来消掉四行)

2、什么是不爽?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比如,一只虫子,本来温度适宜。突然,温度大幅提升,它就会瞬间不爽。

动物是这样,人也如此。

如果我没有满足预期,或者我本来在一个满足状态,突然被剥夺了,这也是不爽。

而人类呢,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

但是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梁宁说到为什么开篇第一课要研究“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词?

因为就用这三个词,你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你基本可以凭此判断,这是个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你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对方是不是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不是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懂,又无法给予对方的满足和不爽,其实,这就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此外,你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你就想想为什么每个人不一样?

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

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视打扫房间不厌其烦,一天扫三次?

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所以,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3、什么是愤怒?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愤怒",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动物的边界,猫和狗都会用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域;人的边界,自己的存在感边界被侵犯,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比如,两个女的,开车刮蹭,不一定愤怒。但是如果对方坐她老公大腿上,这个女的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4、什么是恐惧?

"恐惧",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且侵犯的对象力量比自己强大很多。

一只猫在自己的领域里,来了另外一只猫,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但如果来的不是另外一只猫,而是一只老虎,猫就不愤怒了,它会恐惧。几个人要来拆你家房子,你可能是愤怒。但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

1)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

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

英雄人物,在常人会恐惧的点,他体现为愤怒《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面对苏格兰统治者的残酷,99%的人都恐惧了,而他是愤怒

本质上,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呢?焦虑也是恐惧。

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一种持续的恐惧,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呢?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社会评论的恐惧。

2)恐惧是边界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有恐惧。看到风高浪大,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有恐惧。所以,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当你很努力地想说服一个人,去做一件你看来非常正确的动作时,对方不动,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他内心有恐惧,但他不愿意告诉你。

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经常几小时几小时地劝别人干这干那。

梁宁说她劝过别人辞职,劝过人分手,劝过人转行,劝过人创业。一直觉得自己道理讲的可对了,对方也全听明白了,但之后大家多半还是会选择在原地受苦。后来,她明白了,劝人就5分钟。5分钟没说动的事,就不再劝了。而是应该想想,捆住他手脚的是什么。是什么把他压在那里,让他没办法往前走。

所以,看到有人在一个没啥前途的公司岗位上待着不辞职不转行,在一段没有爱的关系里呆着被折磨,而不离开,不是对方对她好,有承诺,而是对方抓住了她的恐惧。

所以,知道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后天的知识技能道理逻辑都是一个一个的APP,而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

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但是,好像马云没有恐惧,罗振宇好像也没有恐惧。所以,暂时,还看不到他们的边界。

3)恐惧是动力

我们第一节课说,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

其实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

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大,或者说更强劲。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所以,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4)恐惧是痛点

做产品就要抓痛点,我们都了解。但是什么是痛点?很多人会把“难受”当痛点。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爽,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词了,生气、烦躁、不爽、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

所以,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如果做一个看上去可以某种程度帮人不再难受,而在“爽”和“恐惧”无所作为的产品,那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产品,也许也有人会买单,但绝不会大火。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所以中国的医疗和教育,是最大的市场,为什么?对生存的恐惧。

为什么医美产品比普通化妆品贵那么多?对青春流逝的恐惧。

听罗辑思维、用得到,为什么啊?认知焦虑,还是恐惧嘛。


小结

愉悦与不爽是一对感觉,满足就愉悦,得不到满足就不爽。

愉悦和不爽是内在的体验,需求是否被满足?期望是否达成?

愤怒和恐惧也是同生的一对感觉,都是来自于被侵犯。

愤怒和恐惧通常是来自外界的压力或侵犯,压力的大小和入侵者的强弱决定了是愤怒还是恐惧,但是因为个体不同,对侵犯者的体量判断不同。所以,有时是愤怒,有时是恐惧。

结尾:如何找产品的接入点或者怎么改变自己的人生?

其实就是四个字:直面恐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