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加油(57)||陈慧与小叶夫妇的谈话

2023-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龙乡读书人1

陈慧注视着小叶和李振宇,微笑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他们两个进行了交流。

她说:现在咱们县的生源很好,原来最好的学生生源去了市里和油田那边,最近几年因为教育管理的更加完善,流失的生源少了很多,县里的两所重点高中教学质量还是挺好的,每所高中每一年都会有一批985,偶尔还会出一个清北生。

李老师在高中教书应该明白,咱们县里的教育资源并不丰富,前几年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市里面上学,在这种情况下,两所高中还能培养出一批985的学生,说明县里的教育实力并不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教育孩子上也是这么回事。咱们县属于省级贫困县,最近几年国家为了照顾类似的贫困县,也可以为国家筛选出一批人才。国家顶尖大学为那些勤奋资质高的学生提供了成才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报名这类学校的本硕博连读,学校给予了宽松的录取条件,而市里面的学校是没有这个有利条件的。

爱孩子是每一个家长都能做到的,从小让孩子进更好的学校,最终目的是考更好的大学。因此往往忽视了最近的路线,咱们县高考时就有照顾一定分的有利条件。当然尽管国家给到了最大程度的帮助,考上清北也需要孩子全力以赴的努力,每年寥寥无几甚至为零的清北生就是事实。

国家可以给到我们这么好的招生政策,咱们需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培养孩子,哪儿都不用去。当然最重要的是亲子陪伴这一块,和父母一块儿生活成长的孩子,更有利于他的身体健康,学习效果往往会更好,潜力会更大,心理上也会更加健康。

所以我的意思是,现彬和晓君这两个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以及阅读量都很好,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进入到高中后会有很大的潜力冲进名校。如果再充分利用国家的招生政策,他们能考进顶尖学府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再加上你是老师这个有利条件,另外小叶妹妹热爱读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有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们更适合做走读生,这样不仅和父母有了良好的感情纽带,而且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及时和父母交流

日常学习中,孩子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会及时的传到父母的耳中,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商量着把问题解决掉。这样孩子的大脑不会遗留任何问题,单纯的学习单纯的休息,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如果在市里面读高中,当然教育资源要丰富得多,但是高考照顾一些分的有利条件就失去了。怎么说好呢,关于学校我认为不重要,无论是在县里还在市里关键是在考入大学之前,父母高效的陪伴对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说实在话,每天父母辛苦的不得了,来回跑真的挺麻烦,如果高中这边可以建上学籍,我还是建议两个宝贝儿在你任教的县重点高中上学。这样孩子们每天都会看到你的身影,对他们两个来说是一笔很好的精神财富。

而且孩子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时还可以找你商量,放学时还可以和你手挽手一起回家。孩子会不由自主地跟你讲学校里的趣事儿或者一些小烦恼,这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现彬和晓君两个孩子现在处于两种情况,如果让孩子在市里读书也可以,小叶在孩子学校的附近租一套房子,白天你们在县城里面忙工作,到晚上的时候可以回去陪伴陪伴孩子。

至于高中我觉得最好的方案,是就读县里的高中,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上。原来县里的学生无论怎么拼搏,与顶尖学府的距离依然是十万八千里,而现在每一个县里的学生只要是有良好的基础,扎实的学习功底,健康的体魄,和勤奋拼搏的求学精神,都有希望闯关成功。

现在国家处于世界强国的位置,为了更好的发展,科技强国是第一要素,国家需要人才,也不想浪费和埋没任何一个人才,我们普通老百姓才有这么好的机缘,即便是贫困地区国家也不放弃。

咱们县里的这两所高中,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尽管老师的工资收入微薄,但是每个老师都有很强的敬业精神,他们不顾自己的小家,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的事业中去,再加上教育部门的领导对教育这一块抓的很紧,在高效管理以及高素质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县里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好。

去年,县高中的一个女孩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当老师发觉她是一个很好的人才时,各科老师对这个女孩给予了厚爱和帮助,最终考上了全国第一学府的本硕博连读,就读的专业是临床医学。

如果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这个女孩就会与名校擦肩而过。这个孩子完全靠她和老师的努力就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何况你还是高中的专业老师,小叶妹妹也是教育上的行家里手呢。

总之,你们家的两个孩子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都一定会成才,至于高中在哪里就读,你们两个考虑一下然后再做出决定。我也没有高深的文化,只是在带两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悟而已,也只能让你们参考一下。

听完陈慧的一番论述,李振宇和小叶在此为她伸出了大拇指。李振宇说,“太棒了,按你说的做,高中就让两个孩子读县里的高中,触手可及的机遇一定要把握住,全力以赴迎接挑战。”

陈慧和李振宇开玩笑,说“你们老师都喜欢最优秀的学生,回到家自觉不自觉的,往往会把孩子和所教的最优秀的学生去比较,这样的事千万要杜绝。如果一定要比较,那么你就要和小叶妹妹来比谁的学习力更强,挑战谁能不去玩手机,比赛两人看谁读的书多,看谁能坚持写日记。就这种浓郁的家庭学习环境,会深深的吸引到两个孩子,不用给他们要成绩,他们一定会爱上学习成绩会越来越优秀。”

“不给孩子提任何学习上的要求。如果孩子不主动说成绩,永远不要去问,而是和孩子聊理想,畅谈未来和希望,聊聊最近读过的书,完成的日记情况,以及表达对孩子喜欢甚至崇拜的感情流露。笑侃自己并不是合格的家长,只是看到两个孩子那么爱学习,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才坚持读书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再加上父母热爱学习,孩子们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和未来,好的成绩也是顺其自然的问题。”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任何名校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成才的摇篮,作为家长的我们家庭教育做好了,一切便好!”

“这些话说在了我的心坎上。”李振宇说,“自己作为教育者总爱发觉学生的缺点,然后叫他们一一改正,回到家也是把同样的方法用在自己两个孩子身上。优点,明明看见了为了防止他们骄傲,不敢大力表扬,即使表扬也是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

“看来,我的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应该按照你说的那样。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大声的告诉孩子,生活中也时常发现他们做的好的一面,并及时表扬,这就是你说的正向教育。”

看到孩子的优点越来越多时,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好。原来,看孩子身上的优点也是家长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习反思才有可能完成。每个孩子只要生活在被赏识被接纳,都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不给孩子提任何要求而是家长本身做到更好,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成为很好的孩子很棒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