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规学习群问答 2024-08-02 周五
第4张 IT服务规划设计
人员要素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cdf57058810211f0.png)
1.人员要素设计的活动
(1)人员岗位和职责设计。
完整的IT服务团队应包括①管理岗、②技术支持岗、③操作岗等主要岗位。
(2)人员绩效方案设计。
活动:
①人员绩效指标的识别及定义、
②明确人员绩效指标的计算考核方法、
③定义考核信息来源、
④定义人员绩效考核周期、
⑤设计绩效考核策略。
(3)人员培训方案设计。
活动:
①培训需求分析
②培训内容设计
③设计培训计划
④设计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2.人员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1)是否具有成熟的知识管理体系。
(2)岗位培训是否充足且适用。
(3)进行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培训。
(4)团队内人员能力的互备性。
(5)人员考核指标设定是否符合SMART原则。
(6)人员考核结果应用是否真正落地有效。
(7)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
(8)设计有效的人员储备管理措施。
(9)引导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举行团队活动或其他方式进行团队建设。
资源要素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c3581f1daa2d456e.png)
1.资源要素设计的活动
(1)服务工具选择
- 常见IT服务工具包括监控类工具、过程管理类工具和其他工具。
- 服务工具选择时需注意几点:
①根据服务内容;
②考虑成本;
③考虑客户的期望;
④考虑工具的技术架构及团队的技术水平;
⑤考虑工具的通用性和集成性。
(2)服务台设计
- 服务台不是一个服务过程,而是一个服务职能,目的是为用户和IT服务组织提供一个统一联系点。
- 供方应使用有效手段和方法受理需方的运行维护服务请求,及时跟踪服务请求的处理进展,确保实现服务级别协议要求,包括:
①设置专门的沟通渠道作为与需方的联络点,沟通渠道可以是热线电话、传真、网站、电子邮箱等。
②设定专人负责服务请求的处理。
③针对沟通渠道整合服务过程,建立管理制度,包括服务请求的接收、记录、跟踪和反馈等机制,以及日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3)备件及备件库设计
-
备件库主要是为IT服务的客户提供设备备件。
-
对备件库的管理设计包括:
①备件响应方式和级别定义,能够满足SLA所约定的备件支持。
②备件供应商管理,能够规范备件的采购过程,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评价。
③备件出入库管理,能够对入库备件进行标识,规范备件的使用和核销,备件物品的账务管理。
④备件可用性管理,定期对备件状态进行检测,确保功能满足运行维护需求。 -
在备件库管理中,要注意以下指标:
①备件库信息真实性、
②备件运作管理规范性、
③备件库出入库账务管理制度完备性、
④备件可用率。
(4)知识库设计
应具备IT服务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以保证在整个组织内收集、共享、重复使用所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包括:
①针对常见问题的描述、分析和解决方法建立知识库。
②确保整个组织内的知识是可用的、可共享的。
③选择—种合适的知识管理策略。
④知识库具备知识的添加、更新和查询功能。
⑤针对知识管理要求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进行知识生命周期管理。
2.资源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1)服务人员能力达标,能正确使用各种服务工具。
(2)服务台的职能明确、服务过程规范。
(3)备件管理规范与 SLA 中的条款相一致。
(4)有效的监控平台能提高主动发现事故的概率,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5)及时根据服务级别和服务需求的变更调整服务资源的配置。
(6)如备件库由第三方提供,第三方的支持服务级别充分满足服务需求。
技术要素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3b78527f7c4c17f8.png)
1.技术要素设计的活动:
(1)技术研发
(2)发现问题的技术
①识别监控对象,制订设备监控指标及阈值表编制计划。
②制订测试环境建设计划。
(3)解决问题的技术
①识别常用技术,制订常用技术活动标准操作步骤编制计划。
②识别突发事件类型和等级,制订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③识别知识转移需求,制订知识转移计划。
2.技术要素设计的关键成功因素:
(1)服务人员技术能力达到岗位要求。
(2)正确识别服务需方要求或技术发展趋势。
(3)重视技术方面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建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体系。
过程规划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3b7f5ee03845af71.png)
1.过程规划设计的活动:
(1)过程识别和定义
(2)过程KPI设计
(3)过程监控设计
2.过程识别和定义的活动:
(1)识别客户服务内容、范围、目标、管理要求。
(2)识别需要的过程及过程目标。
(3)定义角色和职责。
(4)识别过程的活动,定义活动的相互关系、顺序、活动目标、活动的资源限制及管理要求。
(5)定义相关活动详细操作规程。
(6)定义过程的表单及信息记录保存要求。
(7)定义过程评价、评估及改进机制。
3.过程KPI设计通常采用如下过程:
(1)确定过程KPI指标
(2)明确KPI计算方法。
(3)明确KPI信息来源。
(4)定义KPI考核周期
(5)定义过程KPI评价、评估及改进机制。
4.过程监控设计的活动:
(1)过程监控的执行,并及时采取干预应对措施。
(2)过程审计。
(3)过程KPI考核。
常见IT服务管理过程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a999810bd3a3eee4.png)
第5章 IT服务部署实施
人员要素部署实施/资源要素部署实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a2d368299c86cf6a.png)
1.人员要素部署实施:
(1)外部招聘和内部调岗(2)建立培训教材库及知识转移方法。
2.资源要素部署实施:
(1)知识库内容初始化
知识库内容初始化流程:来源--->审核--->发布
1)来源:①由支持工程师提供②从过往的事件和问题的处理日志中提炼
2)审核:依据知识库内容加入的审核标准,由资深技术人员审核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内容重复或冲突,给出审核意见后提交批准加入知识库中。
3)发布:可以由指定人员如知识库管理员批准接受此条知识内容。管理员依据审核人的意见批准或拒绝此条知识内容,依据建议做出相应的调整后,将被批准的知识条目记录到知识库中。
(2)工具部署、使用手册与相关制度
①工具部署前做好工具的测试,以测试结果作为重要的部署决策依据。
②规划好工具上线后的试运行阶段,包括试运行的周期、目标和结束标准。
③依据风险级别与影响度范围,决策工具部署上线是否采用阶段式部署。
④与工具相关的知识应从开发团队或工具厂商处有效转移给工具的IT服务团队,包括各类工具的使用手册、使用说明与服务管理制度。
(3)备件库建立与可用性测试
(4)服务台管理制度的初始化
服务台管理制度中至少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服务台中各岗位的角色与职责。
②服务台的主要工作流程。
③记录事件与服务请求的具体要求。
④事件与服务请求分派的原则。
⑤事件回访的相关规定与要求。
⑥服务台的绩效考核指标。
技术要素部署实施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939/76bb95e5cf6cb97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