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第二辑: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感悟』
司空见惯的公开课,花样百出的优质课,多种多样的微课,然而评价好与不好的课堂标准是什么?来自听课老师的评价?来自领导的评价?来自名师的评价?还是来自学生的评价?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第二辑: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感悟』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魏勇老师老师认为好课的标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边界的。
确实,在我们身边“高效课堂公开课”“青年教师优质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层出不穷,例如发言优质课,往往动用教研科组的力量集体备课,反复打磨,切磋,演示,然后教研组的老师听课,评课,这个地方改一下,那个地方增加一点,最后整个流程成熟之后就拿出去,学生就成了这节课的道具,存在于课堂就是为了配合教师,就像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的群众演员,反而教师对文本并没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只是在教研组同仁的帮助下设计了课件和教案,然后根据自身的表演天赋把这节课很完美的展示出来,可是在这节课上学生究竟能得到什么?可能感受最多的是老师的教态或者口才,而不是思想上和认识上的收获,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平时不怎么专心的学生可能在公开课时会很专心,此时,看似积极的却是消极被动的,因为学生在揣摩老师的上课意图,而这个问题的本身学生是否感兴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老师需要他答什么,他怎么回答才能够出彩,学生本身会存在压抑感和紧张感,试问: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收获多少东西?就算整节课的流程完美了,但是这节课也没有生命的气息。课堂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和异常性,甚至允许它存在一定的无效性,并不是说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干货,需要留白和放慢节奏,这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最真实的想法,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兴趣、见解以及情怀。把课堂生活化,在课堂上教师机智地打开学生的生活频道。
我们都知道一堂 好课应该是具有清晰的知识和逻辑条理清晰,这里所谓的模糊性,我想是老师在充分理解文本前提下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不需要精确到哪个地方要停顿,哪个地方做什么表情,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课堂上师生对话中自然生成的话题,捕捉闪光点后开展,可能这样的模糊性,学生的回答或者问题的提出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却是情理之中,这样的对话会比老师事先准备的预设更有价值,此时,大部分人会把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话题淡化或者转移,然后导向自己事先教学设计中预设的情景中。好的老师,就会放弃原先的预设,顺着学生提出的话题展开,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认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真实的思想碰撞中提升能力,获得认可。
魏勇老师在书中提及所谓的开放性即是:师生均随时准备接受他人合理的观点,修正、完善对问题的认识;打破学科界限,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自然融合。这个观点我很认可,对文本的建构性解读才能挖掘文本,在这样的过程可能需要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语文教学需要融入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等其他学科信息和知识,在我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解释词语“西辞”是向西辞别的意思。西,在这边做状语,意思是“向西”.辞,动词,辞别,辞去的意思。要让学生真正理解需要结合地理中地图说明方位,黄鹤楼是在扬州的的西方,所以是向西辞别往东而去.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一词语。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受制于专业性,主动画地为牢,使之时生搬硬套,支离破碎。让语文回归语文味,却不要为语文而语文!
好课是开放的,文本解读也是开放的,好课是有边界的。我们看一本书的解读可以是多元化的,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这是在尊重作者下解读,有边界就是不能随意解读,需要逻辑化和严格化。高中读海子的诗歌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初次读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美好,看似平凡,却很舒适。却不明白为什么海子要从明天开始而不是今天?从今天开始不是更快实现吗?对于这首诗歌的解读,现在很多人只要去了与海边旅游相关的城市,都会高呼着这句诗歌。对于海子诗歌的解读,结合作者背景来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写这首诗的时候或许已经决定自己即将赴死。海子觉得现实世界对他而言了,就是一个荒诞的世界,虚无感很强,自身的世界无法与现实的世界接轨,焦虑伴随着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解除痛苦,却又很难实现,表达的也可能是对生活的一种绝望,也可能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对课堂的边界性要对事实、证据和逻辑严格坚守,在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出于事实的解读建构中开展一节美好的课堂。
学生为什么需要上学
魏勇老师在书中提及课堂教学中的两大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在这样基础上思考教育的本质,不要靠单向渠道去灌输知识,而应该帮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老师应该是学习的策划者,给学生所需要的,提供学习的路径,像导游给游客引导一样,引领学生在知识智慧的海洋里遨游,告诉学生去哪个地方可以发现什么,值得去体验一下。高中学政治中哲学板块,老师告诉我们哲学界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恰恰和今天所看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一线老师来说,习惯性的上课,习惯性的工作,不知不觉中已形成自己的教学习惯,但是恰恰是上课这个问题最应该重视最经常被忽略的话题,学生为什么需要上学?从学生的角度,教育的本质出发来思考, 如何上好课很难达成一个统一的看法,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办法,而我认为“教什么”教知识,教为人处事,教学习方法……魏勇老师借助动物世界的现象探讨教育的本质,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分享前人的生存智慧,我们可以把前人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教训,通过一定的计划,有组织的把它传递给我们的后人,这就成了教育。在动物世界想象中探讨出来的教育的本质,他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更好的活下去,活得好,还能再进一步的发展。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在上课的时候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让孩子变得有智慧,更聪明,此时的教育至少是个正数,正能量,把智慧传递给学生,老师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和创造性有关的活动。
魏老师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大叙事,大叙事提供大方向。学科的目的是小叙事,小叙事提供精确的路径。
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学科的具体知识是承载着个抽象的东西的载体,你必须在具体的知识当中去了解和把握抽象,老师应该教什么,必须清晰的是不应该把自己在学生时代受教育的模式复制到现在的教学模式中,那就是对教学的一种贬低,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认识和见解,在教学中着重强调的部分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在这个方面去帮助学生发展处理学科信息的能力,从中产生创造性的见解。
好的课堂观从哪里来
魏勇老师在书中提及:我们的哲学观会影响甚至决定我们的教育观,哲学观会影响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会影响教师在课堂当中的位置。
学过哲学的我们都知道,真理是相对的,既然没有绝对的真理,那我们的教育应该抱着谦卑的态度,我们对于孩子不过是年龄大了一些,接受的教育多了一些,在某个范围可能比学生多了解一些,但创造性而言,我们不一定比学生强,在我们的课堂上,创造和学生平等对话的课堂,老师在此时的角色顶多就是一个平等对话基础篇,的首席。这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哲学观下的课堂观,魏老师强调“有平等的哲学观才会有好的课堂观”确实在这样的观点之下,老师不能再以一种居高临下真理化身存在于课堂,而是真正地放低身段,时刻提醒自己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在课堂上出现语气温和,却不容商榷,要允许“你可能对,我可能错”的想法贯穿教学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平等应该是内容上、价值观上、哲学观上有一个真正的谦卑的看法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平等,只有这样,课堂才能进行平等的对话,对话才能进行更好的升华。
好的课堂需要有批判性思维
魏老师在书中提及: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自己主动的思考,对所学的知识或者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背景、论据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的一种思维认知过程。
知识或者信息的真实性是思考问题的前提,我的理解是要理性的甄别信息或者知识的真实性,做出本能的反应,在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信自己想信的,应该把真实搁置在心中,在真实下思考问题才有意义,这样的真实的思考,才是批判性思维中正确的思维认知形成的基础,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做出一个明智且合乎情理的选择,面对一个新信息的时候,不要轻易地肯定它,也不要轻易的否定它,而是去寻找证据,把这个事情的真实性、准确性查实了,在这之前不要带着任何的情绪无的放矢,不要评价,在了解真实情况之后再进行追踪讨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得要养成通情达理的思维。要通情达理,需要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背景和论据进行一种甄别和判断,每次和真正有学识的人打交道,都会发现他们说话特别谨慎,对于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抱有谨慎的态度,谨言慎行,如果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存在漏洞,他们会主动提出来,不会认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觉得这些真正有学识的人很靠谱,其实不难发现,在这样靠谱的人身上说出来的话显然是经过大脑充分处理的,这样看来我们的学生如果有这样靠谱的习惯,所有进入大脑的信息都能对其真实性、精确性、理论过程等进行个人判断的过程,学习会变得具有批判性思维,这样就是在进行理论反思,而理论反思是批判性思维的高阶素养。魏老师提出批判性的观点:“为什么我们国家真么多人口、这么多名牌大学、这么多学生,真正出类拔萃的学者、科学家寥寥无几?”这也是钱学森提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人才不都在高考录取范围嘛?也许在高考的时候这样的人才已经被淘汰一些了,因为这些人并不是细致、听话、善于扭曲自己见解的人,往往这些人是不能考高分的,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训练批判性思维,不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也不是强调老是去怀疑老师,怀疑教科书,产生抗拒心理,而是合理的、有逻辑性的、真实的去看待问题,批判性思维这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够实现的目标,而是长期的训练,批判性思维是每节课应有之目标,只有在这样的批判性环境中才能有自身的思考,才能有能力创造。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魏老师针对性的指出:当前的学校教育,太缺少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有如下的作用: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成为通情达理的人,批判性思维是衡量学术潜能的重要指标,批判性思维是培养未来政治家必需的训练。
对于看到这里我的理解是:批判性思维其实也就是逻辑思维的反思,批判是分清是非的一种认知。为了培育大批创新人才,我们需要认识批判性思维,并且让它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日常性思维。每当开展中华名族美德故事比赛,“孔融让梨”的故事荧幕上经常看到,这个故事是中国千百年来道德教育的典范,但是这个故事在美国小学课堂上已被小朋友们批判得体无完肤。在美国小学生眼里:这个故事不好,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种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赢得赞扬的做法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而在我们中国却成了美德范本,传颂经典。批判性思维,能够让人释怀,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成为通情达理之人,而非固步自封之人。批判性思维,不让你盲从和模仿别人的知识和方法,而是让你自己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即“去伪存真”地全面了解和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及其基本原则、规则、要求、技巧方法和训练,从而更新认知,改变我们处理问题的视角和价值观,最终以创新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批判性思维,它让你突破思维的僵化与奴化,以崭新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元素,是创新必备的第一素养,而人才是学术潜能发挥的前提,因为创新是人才的本质。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走两个极端:或者自以为是,或者易受他人暗示。他们因没有日常的批判性思维,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无力通过分析、评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哈佛告诉它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比如阅读《灰姑娘的故事》,可以问问孩子们,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大的漏洞,请问在哪里?大作家也会犯错误的。再比如阅读《愚公移山》等文章后,能否提出问题并进行批判呢?无论学生将来从事哪个行业,批判性思维都是必须具备的素养,作为教师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是相对的,努力尽可能的和学生的经验、内心的体验发生联系,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从而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成长!
第二辑完,阅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