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权者人物专题交流群每日推荐人物

玄武门之变

2017-07-16  本文已影响161人  杨秃秃

        李家夺取天下的开始是太原起事,此时已是大业十三年,隋朝早已是遍地狼烟,梁师都占据朔方,杜伏威占据历阳,刘武周据马邑进兵汾阳,长江中下游有萧銑割据,窦建德直接称王,李密则是对洛阳虎视眈眈,可外面闹得风生水起,太原却是静的出奇,太原是军事重地,是北拒突厥,内卫长安的冲要所在,杨广在南巡之前任命的太原留守是李渊,轮关系算李渊是杨广的表哥,也是根正苗红的关陇勋贵,杨广会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未必没有他的打算,因为此时的太原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北面是突厥,长城以内则是各地的反叛割据势力,唯一能和太原接应的只剩下了长安,所以杨广认定李渊只能给自己看门,毕竟没了长安的接应,太原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能被各方势力慢慢蚕食,这样的蠢事相信没有人会做,而且李渊之前所表现出的沉湎酒色贪污腐败的做派也很让杨广放心,但杨广没有想到李渊会和突厥勾结,更没有想到李渊会直取长安。

      就在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造反,据说是被逼反的,逼他的是他的朋友和儿子,事情发生在一场酒宴上,请李渊吃饭的是裴寂,裴寂是晋阳宫的副监,晋阳宫是杨广在太原所设的一座行宫,而李渊除了太原留守以外还兼任晋阳宫总监,下属请长官吃顿饭没什么问题,席间有一二美女作陪也没什么问题,况且李渊还颇好此道,但是李渊在一番云雨之后,却被告知刚才的美人是晋阳宫中的,这下李渊可慌了神了,睡了皇帝的女人除了死实在是没别的出路了,裴寂却给李渊指了一条明路,反。并且说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早已准备妥当,只等李渊下令了,李渊此刻已经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只好先应了。

        如此看来李渊的确是被逼反,被李世民和裴寂的美人计逼反,但此计实在是有些拙劣,若裴寂是在晋阳宫内设宴,李渊岂会毫无防备,随意采摘,若是在晋阳宫外那就更好说了,李渊大可不认,若是实在赖不掉,也可以痛下杀手,太原是自己的地盘,此刻又正值多事之秋,定个罪名杀个把个人,相信不是难事,所以若李渊确无反心,此计就不过是个笑话,此事的真假暂且不说,就算是真的,与其说是李渊中计,不如说是李渊顺坡下驴顺水推舟。

      但是所谓的正史到了这里还不算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李世民对李渊又提起了造反事宜,李渊却翻脸不认人还扬言要将李世民送进官衙,李世民却不为所动一副死谏模样,李渊只好服软说:“为父又如何忍心啊。”李世民又再三劝谏,李渊招架不住只好起兵。真是好笑,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又哪里像是在谈论关系到全族命运的大事,而且如此一来便把太原起事的功劳全都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李渊反倒是被生拉硬拽裹挟着前进。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恐怕未必,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李渊之后的动作,李渊在太原决定起兵以后,盯准了一个地方,长安,如今的长安真是落寞,曾几何时这里也是数朝古都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但在政治中心东移以后,天下之人都把目光放到了东都洛阳,而把长安抛到了脑后,一帮人打到现在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要去攻占长安,别人忘了李渊却没有忘,况且长安是西北关陇集团的老窝,自己又是西北关陇勋贵,长安简直就是天赐的帝业之基。

      不过在出兵之前,首先要消除两个隐患,突厥和李密,李渊先是和突厥缔结盟书,许诺自己在攻下长安以后只要土地人民,美女珠宝全部送给突厥,又给李密送去密信表明自己的臣服之心,此时的李密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甚至自命为反隋盟主,哪里又会多想,自然是欣然接受,此后李密不仅不再在意李渊,反倒成了为李渊阻挡洛阳方面的屏障,而李渊最高明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打出的旗号,不是反隋而是助隋,宣布拥立年幼的代王杨侑为帝,尊奉杨广为太上皇,如此一来,本是臣子的李渊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一场叛乱被说的名正言顺。

      准备好了一切,李渊挥兵三万南下,一举攻克长安,次年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火速称帝,建立李唐。从太原起事到李渊称帝,一切事宜可以说是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完全不像是临时起意倒像是预谋已久,而且李渊展现出的也完全不是一个唯诺之人,所以史官在所谓正史中的记载恐怕未必可靠,在李唐建立的过程中李渊还是主力军,但史官却在有意无意的弱化李渊的作用,李渊所做的一切事宜都要再加上一个名字,李世民,将一部历史编写的面目全非,因为唐太宗要洗白,为玄武门之变洗白。

      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俩的争斗由来已久,其实李世民可没少为李唐出力,从太原起事到如今的一统天下,李世民一直都是披盔戴甲战斗在最前沿,大唐能有现在至少有李世民一半的功劳,可偏偏李世民晚生了几年,按照宗法制能继承皇位的只有嫡长,而现在坐在太子之位的也是他的大哥李建成,拼死拼活干了几年,却是为别人做嫁衣,李世民心里自然是不服,而李建成却也不打算将皇位拱手让人,如此针锋相对二人便只能争。

      其实就算争李世民的赢面也是很大,李建成除了是嫡长以外几乎无任何优势,毕竟李世民在前线摸爬滚打了几年,手中握有最大的资本兵权,而且李世民素有贤德之名,深受百姓的爱戴,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李渊却是态度暧昧,对于二子的争斗心知肚明却从不挑破,任由两人你来我往相互厮杀。

      据说先忍不住的是太子李建成,这也合情合理,毕竟自己和李世民的差距李建成心里不是不清楚,就算自己坐上了皇位,有这么一个手握重兵的弟弟在,恐怕也是如鲠在喉,所以李世民必须死,刺杀是在一场酒宴上,酒宴还真是杀人的好场所,据说是李建成宴请李世民,不料李世民在饮下杯中酒后却吐血数升一副中毒模样,在叔叔李神通的搀扶下才走出太子府,但这件事怎么看都是漏洞百出,谁会傻到在自己的府上杀人,这不是怕别人不怀疑自己吗?而且已经决定要杀人了,又怎么会让李世民活着走出太子府,还留下李神通这么一个目击证人,凡是智力正常断不会如此,如此看来这场刺杀倒更像是李世民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欲行栽赃嫁祸之事。

      常人都可看出其中蹊跷,李渊又岂会不知,所以李渊在得知此事以后,只是告诫李建成不要让弟弟过度饮酒,这又哪里像是一场谋杀案件的后续,而且在此事之后李渊做了一个决定,让李世民镇守洛阳,行天子旗号统辖陕西以东的全部地区,这个决定真是匪夷所思,让李世民去洛阳,还要行天子旗号,这不明摆着是要搞分裂吗,李渊给出的理由却是东西两都天下一家,这个理由实在是牵强,一国两都没什么问题,但哪里有一国两天子的,那么李渊为何会做此决定呢,试探,为了试探李世民,如果李世民答应了便是有夺位的野心,李渊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看来功高的确是会震主的,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而就在这件事之后,李元吉来怂恿李渊杀掉李世民,李渊给出的回答却是“此人功高盖世,拿什么罪名杀。”这个回答真是有趣,看来李渊也动了杀心,毕竟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啊。

      这回轮到李世民不好过了,父皇起了猜疑之心,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也在借着兵将外调驻防的理由一步步将自己的部将调离长安,这可是自己最大的依仗,一旦自己身边的人全部被分化瓦解,那便是自己的死期,所以李世民决定先动手。

      是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就在前一天李世民刚刚在李渊面前告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的刁状,那天据说有太白星从空中划过,司天监向李渊报告天有异变,秦王当得天下。李渊也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竟然叫来李世民当面询问,而李世民也答非所问,说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淫乱后宫,李渊当然是大怒让李建成李元吉兄弟第二天与李世民当面对质,说是对质,但何尝不是一步棋,李渊当然知道李世民说的是真是假,当面对质如果李世民露出马脚,那便是绝好的杀机,之前不是苦于没有罪名吗,现在就是现成的机会。

      但谁都没有想到李世民根本就没有打算要与什么人对质,这天一早,李建成和李元吉毫无防备的准备上朝面圣,应该还带了个把随从府兵,是骑马去的,但一路上却全然不似平日里上朝时的情景,二人越走越心虚,等走到了玄武门这个地方,两人反过神来大叫一声不好急急调转马头向东宫方向奔去,李世民却突然出来招呼两人,一时伏兵齐发,已是退无可退,李元吉拿出弓箭欲射李世民,结果情急之下一连几次都没有将弓拉开,反倒是李世民一箭直奔李建成而去,呵呵,李世民倒是很清楚此行目的何在,随后尉迟敬德便将李元吉一箭封喉,至于闻询赶来的东宫府兵看到两位主子已经被杀,自然是不再反抗一哄而散。

        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敬德去面见皇帝,此时李渊正在游船之上与几位重臣一起商议待会的对质之事,统一一下口径,看到满脸血污的尉迟敬德,李渊大惊,问:“是和人作乱。”“两位殿下作乱,如今已被秦王殿下正法。”说完尉迟敬德便将两人的人头拿给李渊,李渊此时依旧是惊魂未定,紧接着问道:“那你来这里干什么?”“来保护陛下。”听到这话,李渊才算是松了口气,还好李世民意不在自己,至于什么儿子皇位都没有自己的命重要。

      但事情到此还不到结束的时候,李渊明白李世民想要什么,尉迟敬德此刻能够毫无阻碍便能来到此地,恐怕宫中的禁卫军早已是他们的人了,这哪里是来保护自己分明是来逼宫,不给个说法今天这道坎是过不去的,唉,自己还是小看这个儿子了,李渊几乎没有犹豫便同意了尉迟敬德的请求,一纸敕令将天下兵马归李世民一人调度,李世民达成了他的目的,此事也就算是落下帷幕了,至于皇位已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皇位已经到手了,但还有些善后的事需要做,我们之前说过李世民与杨广有许多地方颇为相似,但杨广篡权还只是疑似,而李世民已经是明明白白的篡权了,这一点是确凿无疑,所以杨广做过的事李世民也要做,在所谓的“谋逆”的后续调查之中,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儿子无一人生还,无论长幼,姬妾家室也大多没逃得过这落下的屠刀,还有一人被李世民收了去,屠戮宗室,强占弟妇,这两件事做的可是没比隋炀帝好到哪里去啊,不过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皇位稳健,为了让那些怀有二心的人没有凭借,只能杀,这些事没有是非对错,历史本就是成王败寇,没处说也没处去怨,若当时死的是李世民,恐怕李元吉李建成兄弟二人做的不会更善良,至少李世民留下来大多将领,尽管是出于国家安稳的考虑。

      但是,我们依旧要庆幸,赢的是李世民,虽然未发生的事我们无从猜测,我们不知道若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继位做的会如何,但应该不会比李世民更好了,鼎盛时期的大唐的确是中国历史上遮盖不掉的辉煌,而大唐的鼎盛也绝离不开李世民的开路和奠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一段历史,有这样一段辉煌,是我们的幸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