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伤害过我的父母,我该怎么办?

2018-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GregerGuo

原创: GregerGuo 

面对伤害过我的父母,我该怎么办?

我们常说:“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不错,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不过,在心理学看来,这句话里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容易被人们忽略:

一是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爱,也就是说在世间所有种类的爱中,其无私程度最高,但不等于说父母的爱是绝对无私的,本质上,父母之爱也可能是“有私的或自私的爱”;事实上,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完全无私的爱。

二是父母之爱所带有的自私属性,有时是父母能意识到的,有时则是父母自己也没有意识(潜意识)到的。或者说,这种自私有时是故意的,有时则是无意的。爱是否自私,关键看是否以满足儿女的需要为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或欲望。

张某是典型的中国式“小皇帝”,父母从小到大包办了他的一切,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作主,现在32岁的他既没有能力决策任何事情,只能继续依赖父母生活,也无法很好地发展自己的情感关系与人际关系。为此,他充满了对父母的恨意。

经了解,张某的母亲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且读书时,被父母逼着每天要做很多的家务劳动,使她在学习的精力与时间上都无法保证,因此没考上大学,成为她一生的遗憾。所以她为了补尝她自己小时候的缺憾,对张某既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又包办了张某除读书之外的一切事项。很显然,张某母亲的爱的出发点中,就有一部分是因为潜意识中对自己的补尝,而不是出于张某真正的需要。

生活中,比上述例子更严重的伤害比比皆是:直接遗弃儿女的父母、脾气暴躁经常家暴虐待儿女的父母、因离婚而忽视儿女的父母、因忙事业而完全放养式的父母、家庭规矩极严的过度控制型父母、将儿女当作私有财产待价而沽的父母等等。儿女成年后,父母的伤害往往表现为儿女心理层面的疾病与障碍,或者至少成为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作为已经成年的我们,面对曾经伤害过我们的父母,相信心中的感情是复杂的。我现在该不该向父母表达我的不满?我是不是该原谅这样的父母,并与他们和解?可是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与恨意怎么办?我更不可能与他们和谐相处,怎么办?...

与父母的分离是个人成长的标志

从心理学来说,一个人成年后的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儿时与父母关系的投射。儿童自我的形成与成长,往往从儿童反抗父母,与父母的分离开始。这里的分离不是指现实距离的分开,而是指在内心层面保持与父母的不同,形成独立的自我。对于受到父母伤害的儿女,一方面由于心中内化了一个糟糕父母的形象,对完美父母有更强烈的渴求与依赖,自我的独立程度也往往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由于心中对父母的不满,又迫切需要独立。这种冲突往往导致其独立自我不能很好地形成。

独立完善的自我是一个人成年成熟的标志。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女,第一步从为自己做选择、做决策,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开始,我们已经有能力在心理与行为层面彻底地完成与父母的分离,形成完善独立的自我。

父母也曾经是受害者

每一个生命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与产物,父母之所以会发生对儿女的伤害,必然有其人格层面的缺陷与不足,而这些又和父母的父母对待他们的儿女的方式有关。他们之所以会对你采取这些伤害的行为,是和他们的生长环境与儿时经历有关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成为你的父母,成为你们祖先传承链条上的一环,也是不能自主选择的结果。

每一个家族都会传承一些东西,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弄清楚这个家族究竟在传承哪些东西?然后努力把其中好的部分传承下去,把不好的部分就此终止,不再传承。

原谅父母是为了自己

理智上我们都知道应该原谅伤害过我们的父母,可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性格缺陷,生活不如意,能力不足或是情感不顺等情况时,往往会提醒我们当下的糟糕与当年的伤害之间的关联。加上经常与现实中的父母面对面相处,这让我们确实很难抑制心中对父母的悲愤与怨恨,至少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可是我们原谅父母,并非只是为了父母,更重要的是和心中的内在父母和解。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儿时父母的形象,这个形象继续在潜意识里支配着我们现在的行动,我们称之为内在父母。同时,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儿时就已经形成的自我,我们称之为内在自我。随着我们对自己、对父母理解程度的提高,随着我们社会经验与心理学知识的增多,我们现在有能力实现内在父母与内在自我之间的和解。只有实现了这样的和解,那受伤的内在自我才能痊愈,才能成长和独立,。在现实层面才能体现出健康的人格与自我,相关的心理症状才能消失,社会功能才会越来越正常。

可见,原谅父母根本上是为了自己,是在接纳那个受过伤的内在自我。就象佛教中所说,有嗔恨心的人,是被魔鬼控制的人,选择以慈悲心化解嗔恨,就是为了驱走自己心中的魔鬼而解救自己,跟被嗔恨的对象没任何关系。

别尝试改变父母

很多人小时候受够了父母的伤害,认为既然现在我长大了,有能力了,我是他们最亲的人,我有义务让父母转变过来,不要再这样对待我,也不要再有那些错误的观点与做法。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你本身还处在与父母的不良关系中,作为利益攸关的一方,你很难自己说服你的父母去改变的,因为对方很容易把你的说服当成控诉与指责。

不错,无论何时,我们能够让我们的家族链条上的某一代的心理健康程度有所提高,都能减少我们家族传承中的负面清单。如果通过你的努力,能让父母有所改变,真可谓善莫大焉。不过,建议您别尝试自己改变父母,引入第三方服务—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的父母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做更强大的自己

面对伤害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更强大的自己。我们可以尽全力弄清楚父母与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也可以找机会尽情地释放我们因此累积的情绪,但做这些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停留,也不是为了找出我受伤的元凶,追究责任。过去已经不可逆转,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做人格更完善的自己,在生活中不断修炼自己,让自己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也在养育自己儿女的过程中,少犯错误,给他们更健康的人生。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能够越清晰地正确理解自己儿时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心路历程,就越能够健康地面对未来。对儿时创伤经历的分析,具有很好的疗愈作用。

建立新型的父母—子女关系

成年的我们,也许还没有实现与父母的和解,或者和解正在进行中但尚未完成,应该如何与现实中的父母相处呢?建议有四:

情感独立----你已经成年了,尽管你一直渴望重温想象中的“完美父母的爱,但现实中已很难实现。面对伤害过你的父母,保持情感的独立性,减少依赖,让独立的自我获得成长与完善,你就不会回到受伤的环境中,自然也不会再次体验受伤的感受。况且,大多数的时候,成年儿女会逐渐成为父母的情感依赖,而不是相反。

边界清晰----成年的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一定是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关系。而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要正常化和健康维持,前提就是边界的清晰。每个人都应该自主地做出选择与决策,自己决定自己的人际关系、生活与人生,;自己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自己对自己负责任。也许在生活空间、经济或人际交往方面,我们和父母可能还分不开,但在心理上的边界一定要清晰。比如,在教育你的儿女方面,你一定要当好父母的角色,而不能让你的父母越俎代庖,这才是边界清晰的。比如应该如何与你的丈夫或妻子相处,这也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事。

无怨无悔----过去的伤害已经发生,怨恨与后悔无济于事,更不可能向父母索回受伤害的补尝。成年的你,如果每天带着怨恨与父母相处,你们的关系自然无法维持,反倒会增加新的伤害。放下怨恨的最好办法,就是放下受害者的观念,相信自己有能力变得更好,不断地修炼自己。多学一点心理学,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让自己更加强大,自然你就更容易无怨无悔地与父母相处了。

无害联结----成年的你与现实中父母相处的最重要标准,是无害联结,就是说,你们的相处不应该再增加新的彼此伤害。这是受伤儿女与父母相处的前提。如果你的人格还不够强大,不足以抵消父母不良模式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父母的行为有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伤害,则应尽量在心理、情感和现实中采取相对隔离的方式相处。因为勉强的过于亲近的相处,你的行为也同样可能对父母造成伤害。相信随着你自我修炼的进程,你会越来越强大,你也就是越来越从心所欲地与父母相处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谈的都是心理层面的原则性方法,并不等于说,你不需要遵守法律与道德,去承担与父母关系中的义务。

父母不止给我们爱,还可能给我们伤害。我们要用有意义的方式来应对,而不是叛逆和顺从。---美国心理学家,《自私的父母》作者尼娜布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