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选定继承人,请陈抟老祖看相,老祖说了一句话掉头就走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a05a51310915

长子成了废人,次子中毒而亡,人到中年的赵光义深受打击,两年之内绝口不提立储之事,左右臣子也无人敢提此事。一个儿子得疯病,一个儿子暴死,好端端的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一想到自己是个使毒的大家,哪知道只能眼睁睁瞅着儿子中毒而死,却爱莫能助。赵光义心如刀割,无奈之下只有大建宫观寺院稍释罪孽了。

从开宝九年登基到现在,已近二十年的时光。高梁河一役所负箭疮仍时不时的在折磨着他,赵光义的身体健康也是每况愈下。立储之事也成了朝野关注的头等大事。思来想去,赵光义召还知青州寇准,拜为参知政事。

《宋史》载:寇准刚刚从青州回到汴梁,赵光义就迫不及待的召他觐见。一见到寇准,赵光义就扯起裤管,一边示意让他看自己的伤口,一边埋怨:“你怎么才来啊?”

寇准老老实实回答:老臣非召不得至京师。

赵光义:你看看我的这几个儿子,哪个可以托付神器呢?

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储君,不能与女人、中官商量,更不可以谋及近臣。最好是陛下自己选择。

赵光义踌躇再三,屏退左右,问道:襄王怎么样?

寇准回道:知子莫若父,陛下既然觉得他可以,最好早做决定。

赵光义立即明白了寇准的意思,就任命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

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窥知——

一, 赵光义病情沉重,立储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

二, 关于立储之事,寇准并不是他惟一咨询过的人。不但赵光义曾经问过妇人,而且还问过内官(太监),近臣人等。

三, 关于立储之事,寇准提供的意见是:知子莫若父,这种事情最好还是宸纲独断的好!

四, 赵光义屏退左右,说明这个时候,赵光义担心身边隔墙有耳,所以加意提防。关于储君之位的争夺,朝堂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底里波涛汹涌!

关于襄王得以被封开封尹,成为储君一事。野史之中另有记载。兹略述于此,以飨读者。

《邵氏闻见录》卷第七载:赵光义对继承人的事情把握不准,于是请来世外高人陈抟老祖遍相诸子。结果,陈抟走到襄王府门口,连门也没有进就返了回来。赵光久得知消息惊讶不已,问他原因。

陈抟回复道:观襄王门外小厮、奴役都是位至将相的样子,还用再看襄王吗?赵光义听了连连点头,于是立襄王为储,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历史证明,赵恒之所以最后成为储君,并不是由于他出生时候有什么异象。而是因为一个兄长疯了,一个兄长的意外死亡,他只是顺位继承而已。

史家这样写来,只是倒置因果:并不是因为他生时有异,而成为君王;而是因为他成为了九五至尊,所以会出现生有异象之事。史家如此捧赵官家臭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无可厚非,后世有人倘若信而不疑,那只是愚不可及而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