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相見》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钟东妃子笑

《山林相見》

一周的工作已經忙完,便歸家洗漱,在房間之時,借著疲倦之意,又聽著雨聲,一步一步的步入山林之中,與佳人再次相見,正如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身边有一群身体健康而从不计划得失的朋友。世有渊明,菊花无憾;世有白石,梅花无憾,世有嵇康,琴瑟无憾;世有伯牙;子期无憾……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躁,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谓生老病死?生得要好,老得要慢,病得要晚,死得要快,五福临门最后的一福就是好死。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用除法的方式去排忧。命运负责洗牌,怎么出牌看自己,抓到一手好牌靠运气,打好一手坏牌靠智慧。生命的过程在于认识朋友,得势的时候,朋友多真的少;失势的时候朋友少真的多。得势时离你最近的人,就是失势时离你最远的人。活着就靠呼吸,呼是为了出一口气,吸是为了争一口气,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长得漂亮,而是活得漂亮,不是超过多少人,而是帮了多少人。”知足是人生一樂,無為得天地自然。

在夢中看見唐诗人崔护,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於此感悟更應珍惜眼前人

《古代十九首》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當快樂時且快樂,且開懷時盡開懷,人生匆匆過客,能真實的活著並不是易事,遇上了對的人就珍愛吧。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記:《长干行二首》

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其二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长干行》中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其中真情只有當事人才能明白與感受。

镜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虚幻不可求得之物,但佛家常用以比喻朦胧空灵的意境。如宋严羽以佛论诗,主张妙悟,他说;“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以“镜花水月”比喻诗歌中不可言传的妙境。各人觀花花不同,但能與一人共守於山林之中,其中亦是不可言傳,不可言盡之美妙。也是是緣分到了才能擁有之福氣。

願君能服兩粒靈丹妙藥,早上一粒“知足”,晚上一粒“感恩”,忘却年龄,忘却烦恼,快乐健康地活着。

妃子笑於珠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