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在细节获取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7182419/fe30acd6eb633aff.jpg)
很久没见的朋友来访,这哥们儿是催收干将,一直奋战在催收的第一线,接受债权人的委托,跟债务人斗智斗勇,玩的不亦乐乎。
两个人煮茶论道,畅聊催收的事儿。
现如今这债务人也是越来越精明,反催收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不仅懂得隐藏自己的信息,还懂得利用越来越完善的法律给催收人员设置陷阱,偶尔还能来个绝地反击,让催收人员措手不及。
不过说到底,催收最难做的,还是如何查找到债务人。一般的信用卡逾期的债务人,还有房贷的债务人,相对来说查找难度要小一些。对于信用卡逾期的来说,这点钱犯不着跑路,除非是当时办卡就留下虚假信息,银行审核又不严格,这样的债务人找不着纯属银行的风控部门不给力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外,其他的基本到还能联系上,重点就看催收的如何攻心了。房贷也好办,至少房产在那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总还是有办法可以找到人的。
我这哥们儿是做商账催收的,接受的委托基本标的就比较大,很多债务人为了躲避还款义务人间蒸发,要找到这样的人难度不是一般的高。他跟我吐槽说,现在手上很多案子,就是被卡在了债务人查找上进行不下去,空有一身的催收本事施展不开,那叫一个憋屈。
说实话,查找是整个催收过程中最重要部分,涉案金额高的债务人真要是躲藏起来,想要找到是真要花一些力气的。
我想起以前的一个案例,一个银行的高管,卷走了巨额的资金潜逃海外,将近十年没有露面,成了一个悬案。那一年公安部的猎狐行动,这个案子也在公安的追击名单中,当地公安局跟我们合作查访这个高管的线索。
公权力和民间的力量结合,效率还是可以提升很多的。我们通过手上掌握的资料进行全面排查走访,没有发现任何这个高管的线索,就好像这个人真的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但是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情况,就是这个高管的家人,他的母亲和女儿,每年都会去马来西亚旅游,一去就是半个月左右。
这个情况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通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位高管的家人每年夏天也就是学生暑期的时候,会在马来西亚旅行半个月,连续五年的时间都是这样。马来西亚的确是旅游的好地方,但是每年都去,而且固定时间,一待就是半个月,这让我们不禁怀疑他们去马来西亚的真实目的,也许不是为了旅行,而是别有目的。
于是顺着这个线索,我们开始侦察他们去马来西亚乘坐的航班,订机票的来源,到了马来西亚后住的酒店,是由谁预定的,甚至我们跟马来西亚同行取得联系,查到他们在马来西亚的行动轨迹。
一个清晰的关于出逃的银行高管的信息逐渐浮出水面,我们顺藤摸瓜,在马来西亚同行的帮助下,锁定了他在马来西亚的位置。当我们跟公安局的同事出现在那位高管面前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心态一定是崩溃的,乖乖束手就擒跟我们回国。
当然回国的过程也不那么容易,少不了跟马来西亚当地政府各种扯皮沟通,不过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带回国内受审了。
潜逃十年,就因为一条旅行的信息,最后被挖了出来。可见,不管藏得多深,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让人追查到踪迹的。
很多时候,往往就是这些小细节,让我们可以在疑似山穷水尽的时候柳暗花明。
催收就是一个抽丝拨茧的过程,我们在这些小细节里面,解读到关键的信息,然后沿着线索往下查找,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有完美的结果,但是只要深挖,也许我们会得到一个惊喜。
我哥们儿也是一阵感慨,说,现在做催收难度是越来越高,但是跟债务人斗智的过程是越来越刺激,毛主席说,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干催收的,要全方位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在这场其乐无穷的斗争中不仅享受乐趣,还能获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