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要有流动性

2023-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拿笔的文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儿子坐在床上幸福的吃着火龙果,勺子放在嘴里挡住嘴巴也挡不住眼里的满足和快乐我坐在他旁边,听着课程,感受着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的“奖励”。

“儿子今儿特别棒,一次都没有脾气啊,你在渐渐的用商量解问题而不是发脾气,妈妈很开心”

“妈妈,我今天没发脾气你要给我什么礼物啊?”孩子的小脸向上瞅着我,充满期待,可爱的眨巴着小眼睛让我忘记时间和环境。

“你想要什么礼物啊?”

“给我买个奥特曼吧”

我一下子回到现实,说:“我们今儿没有说好要买东西哦,下次可以提前跟妈妈说好好吗?”

“那好吧”他也开心的蹦蹦跳跳的在前面了,这个场景一下子跑到了脑海。

也想到老公给儿子的奖励和安慰,他爱吃的零食和玩具的许诺作为小礼物的具体。和我的教育有出入,但我看到了也明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今天知道是因为这些时候我自己的偶尔缺位,爸爸不知如何处理,我也不知如何更好,只是说过让他们一起做游戏,有时候引导他们做游戏中我让儿子跟我说再见。

“非物质化奖励”在头脑中盘旋,很及时的概念,因为确实会担心这样的外在奖励,虽然次数不多,但孩子太聪明,以偏概全的总结能力太强,也太容易明白舒适的舒服感,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是这样的原理吧。

所谓的“非物质化奖励”是要具有流动性,就是有价值和意义,有正促进和正强化。

外在的吃和玩具,是消耗品,消耗他的延迟满足和自律性,消耗他的耐心和情感寄予的概念,给他一种“满足就是爱,不满足就是不爱”,这种结果性行为会成为了一个凝固象征,成频繁的次数的出现,一点点侵蚀彼此之间的情感链接,或者会生成物质需要的外在消耗和内在期待的定位,对于未来这个方向来说,这些是否有用?

如果换成奖励一次亲子游玩,亲子游戏时间,亲子剧情编排……让奖励成为更强大的流动性并形成孩子和父母一起的情感空间,便有了更强大的价值感,形成正向未来式,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链接,在过程里建立正向的爱的回忆,是否是我们所期待的呢?

奖励具有流动性,才会让孩子感知到过程的美好,才有价值和意义。

儿子在过程中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打扰我,午休的时间他说想学习《巧虎》,吵着让给他扫二维码看视频。感觉到自己有点生气,说“你打扰我学习很不对,你学习的时候我打扰你……”一半的时候我停下来,看着他手里拿着我的运动头巾,往自己头上戴,不由的笑了,对着他说:

“儿子,你戴上真好看,比妈妈好看多了呢。等妈妈一会儿,你说多少分钟,妈妈定闹钟,然后陪你一起玩捉迷藏”

“好,11分钟”

“好”

……

奖励的流动性是接下来的捉迷藏时光他的快乐,我的专注陪伴吧,时光,可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