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
夏天的雨,不像春雨那样缠绵悱恻,淅淅沥沥地下着。它来得猛,去得快,像一阵风似的掠过乡村的原野,悄然不见了。
夏天要下大暴雨之前,家里的地面会浮出一层层水迹,墙壁上抹得一层水来,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子太多,室外温差太大,造成屋里的水渍很多,在我们南方叫回潮天。回潮天只有夏天才有,春天不论下多大的雨,都不会有这种现象。一到回潮天就让人烦死了,待在家里就像坐水牢一样,到处湿漉漉的,一点都不爽。
对故乡来说,只要到了每年的夏天,特别是初夏时节,回潮天是特别多的,每当要下大雨,暴雨之前,这种回潮天气必定会如期而至,多则十多天,少则一两天。天气闷热,空气中的水分越来越多,积雨云增加,夏天的暴雨到来之前天空中乌云密布,紧接着就是雷鸣电闪,北风呼啸,把树叶吹到空中去了。短暂的大风吹过,豆大的雨珠,就在激烈的电闪雷鸣中,沙沙地在空中砸下来。
密集的雨珠,仿佛冬天的雪豆子,一阵阵地落在乡村原野上,密集的暴雨噼噼啪啪地打在老屋的瓦片上,溅起层层水雾,雨水沿着瓦槽往下流,就像一条条白色瀑布,从屋檐边倾泻而下。
夏天的雨,来得迅猛,在田野里耕作的老农,来不及赶回家,便用黄枝条扎一个草帽戴在头上,用来遮风挡雨。可是雨水太大,那小小的草帽岂能遮住如注的雨珠呢。望着在田间劳作的老农,望着他们戴着草帽淋雨的镜头,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田里插秧的故事。
当然,那时候农村种的还是单季稻,也就是现在农村里种的中稻,都是在初夏时节插秧,八,九月份收割。袁隆平爷爷发明双季稻后,早稻一般是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底就要插秧,七月底收割。晚稻是七月底插秧,十月底收割。
我记得小时候种植单季稻,初夏时节插秧时,就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去水田里插秧,豆大的雨珠打在斗笠上,发出咚咚的响声,雨水落在水田里,溅起一个个水泡,我一边弯腰插秧,一边看着水田里溅起的水泡,觉得特别好玩。
有时候,我们没有带斗笠和簑衣,碰到突如其来的暴雨时,便连忙去找黄枝条编一个草帽戴在头上,想遮住一点雨水。可根本就起不了一点作用,雨水淋在草帽上,就等于淋在头上,凉凉的雨水从草帽中间流下来,淋到脸上,脖子上,以及身上,淋得浑身通透,非常难受。
夏天的雨,不像冬春的雨那样冰凉彻骨,那样寒气逼人。它就算是淋湿全身,也不会伤及身体。而且夏天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刷刷地落下来,有时候还没淋湿地皮就曳然而止。天空中的乌云散去,阳光露了出来,山村又恢复了平静。
夏天的雨,来得急骤,去得也快。有时候和乡村刚接一个吻,就飞快地离开了。它不像春雨那样缠缠绵绵,也不像秋雨缠绵悱恻。它来得迅速,去得也迅速,不喜欢牵牵扯扯,藕断丝连,这就是夏天的雨。它和冬天的雪豆子有点相像,迅猛地在空中砸下来,又突然消逝不见了。
夏天的雨,就像孩子的脸,喜怒不定,变化无常。热烈如夏天的雨,涨满了乡村的小河,淋湿了乡村的原野。湖中的莲花,还有那金黄的枇杷,桃子在夏天的雨后,在淋湿的树枝上露出羞涩的微笑,诱惑着我们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