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简书(四)
以前的人吧,使出所有的劲,都是为了将来活着;可真到了将来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活。我们一直都受着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的激励,却很少想到如何开心、如何玩?到了退休赋闲的时候,活命的钱有了社会保障,玩的时间也有了充分保证,又一下傻了眼。为何?一分钱掰成两瓣花,成为骨子里的习惯,不节约、多花,就会出现内心不安,就会有败家的自责。再说玩吧,时间是有了,怎么玩却不知道,见别人能歌善舞的、琴棋书画,到了自己这里就傻乎乎啥也不会,干瞪着眼。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d6490531873dfa4e.jpg)
现在的晚辈后生,可不都这样了,他们明白活在当下的真实含义,知道有钱花出去了,才真正属于自己。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我们那时大相径庭,工作只是活着的必要手段,但绝不应该成为目的。人活着的目的,应该体现在自我的愉悦健康、家庭的甜美幸福、与社会的和谐安宁。具体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要懂得吃喝玩乐、懂得让自己丰富多趣、懂得怎么才能让生活充满阳光。当然这一切的获取,也不是闭着眼睛就能得到,大多数人还得靠工作去实现。但实现的初始、过程和结果,都应始终贯穿这样的价值观念,不能丢弃了活着要健康、要快乐的根本,也绝不能舍本求末。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a0457e217ba7a7b5.jpg)
那天去南区成都老乡蒋大哥家做客,这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期间,祖辈由浙江迁徙移民成都、与共和国同龄的后裔,聊到老年消费观时,讲了这样一个体会。他说前些年往返中澳之间,尽管路途千山万水,坐一次飞机经济舱,就会腰酸背痛好几天,硬就是舍不得买一张商务舱机票。前两年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因急事要赶回老家,一张单程经济舱机票,炒到了一万多、甚至两万元一张,甚至还买不到。经此磨难之后猛然明白,都风烛残年这把年纪了,几年才回一次家,为啥平日里就不能多花几个钱,买一个舒舒服服的商务舱的座,难道节省下来还能带到坟墓里去。这一番感叹确实能让人茅塞顿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da89e6ecddbe49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