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只要用心家庭教育

写绐女儿的信-选择

2017-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长弓

亲爱的孩子:

今天,我们聊聊选择。谁让你自称有选择困难症呢?而且,人的一生,做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小事有选择:吃什么?学什么课外班?去哪玩?

大事有选择:上哪个大学?做什么工作?与谁结婚?

这些都是在做选择,选择一旦做出,下面的事常常就简单了。

接着向工程师学习,看看工程师是怎样“选出”合格的零件的。

工程师对一个零件/系统进行验收的时候,怎么确定是否合格? 答案是用标准!

根据标准,哪些指标必须达到什么值,就认为是合格的。

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其实就是一大堆“必要条件”集合:

-尺寸必须怎样

-材料必须怎样

-功能必须怎样等等。

即,工程师是按很多“必要条件”进行选择的。

但注意,他们的条件有个特点,即非常明确、能够测量(QFD精神中的一个)。

Ok,向他们学习的结果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就先设定一些条件。条件要尽可能清晰明确、能够测量, 当然目的是“有可操作性”。有可操作性就是说,根据这个条件,你能做出选择或能排除一些选项 。

比如,选个吃饭的地方:“好吃”,这就不是“有可操作性”的条件;你根据这个条件根本没办法选出一个地方或者排除一些选项,也没法去测试怎么叫好吃。

相对应的“吃个东北菜”就是一个不错的“条件”,这样你立刻可以排除所有“不做东北菜”的饭馆。

还是吃饭,如果再加一个条件“价格合算”, 这个条件也不太好,原因是不够具体;这时,最好是能够量化,设为“人均50元左右”,你就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应的地方了,这叫做“可测量”。

同时,设定条件时要避免的两个情况:

1.       必要条件过多。

要知道,条件越多,可选择范围就越小。 你的条件不能多到所有选项都被排除吧?怎么也得保证自己有的选才行吧?

而且,有些事情的选择机会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叫时机),你不能选太久,否则就错过了,没有了。

2.       必要条件不分轻重(又一个QFD的精神)

记住啊,不要去追求完美,或者你就干脆认为完美不存在。 一定把你的条件分出轻重。最重要的条件能满足, 其它必要条件实在满足不了,也就算了,完美不存在嘛。或者认为那就是必要的代价了,有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说说你的课外班兴趣吧,毕竟学校的课越来越多,外面的课没办法都坚持。

从我的角度看,从你最喜欢的一个或两个中选一个,坚持下去就好。好像是古筝和画画,是吧?

如果,还是不行,就再放弃一个好了。

祝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