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两个自我

2017-03-18  本文已影响28人  火山House

文|火山

内心丰富的人都会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世俗意义上的物质世界里的外在的自我,一个是脱离了外在和物质,纯粹精神层面上的内在的自我。

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第一个自我起主导作用。因为我们需要物质生活,会受到物质世界的约束和限制。而此时,精神层面上的内在自我并没有消失,而是处于一种沉睡的状态。

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内在的自我会被唤醒,主导我们的思想,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

这种所谓的特殊情况,一种是脱离了原有的禁锢,使得我们暂时感受不到外部世界的反馈。比如远离人群独处,比如远离生活和工作之地,比如离开人类活动融入自然等等。另外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某种强烈的的冲击或刺激,如家庭变故,如飞来横祸,如经历生死。这种外力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节奏或者模式,使得外在的自我无力招架,必须求救于内在的自我。

无论哪种情况,一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就会忽略常规意义上的价值体系,更多关注内心深处的诉求。

我们会归于一种精神上的平静,没有了生活中的嘈杂,也不用理会日常中的琐碎。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不同于平常的状态,或多愁善感,或细腻敏感,或陷入思考。

此时,其实是处于一种超脱的状态。往往会摆脱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也不会考虑自身之外的因素。而是会引发一种原始的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所以,自然也会看到不一样的事物本质,感受到一些平时未曾体会过的感受,产生一些不曾有过的想法,明白一些不曾明白的道理。

也许,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感觉叫作灵感。但是,灵感是相对于创作而言的。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其实是一种灵魂的回归。

也许,这种时刻不多,但是往往就是这种不多的时刻,却往往让我们有一些重大的人生决策,发生一些意义非凡的转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做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决定。我想,这时候,多半是他(她)的内在的自我起作用了。

这种内在的自我,因人而异。跟年龄无关,跟阅历和见识相连。一个内心麻木不善思考的人,即使到了花甲之年也可能是个内在自我缺失的人。反之,一个阅历丰富眼界高远善于思考的人,也许年纪轻轻却是个内在丰盈的人。

判断一个人内的在自我是否丰富,是否缺失。一个是看能不能独处,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面对真实的自我。内在自我丰富的人,在独处时会自然洒脱,没有了外界的干扰,会感到一种轻松和自由。而内在自我缺失的人,往往会觉得孤独寂寞,无所适从,进而求助于外界的喧嚣,以打破这种孤独。再有一个是在面对灾祸或者其他不好的重大变故的时候,前者会在震惊或者悲伤之后恢复理性,进而即使是背负着不良的情绪也会去勇敢面对。而后者往往会深陷于痛苦、惊慌、恐惧而无法自拔,选择的是一种逃避和逃离。

但凡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人感动人甚至摄人灵魂,其实就是一种大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内在自我的共鸣。他们能源源不断的创造优秀的作品,我想主要就是因为内在自我的主导作用,这也是他们不同于常人之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必然是一个内外丰富且不太具有烟火气息的人,他能不断充盈的内在自我,从而保有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反之,如果是一个作品跟内在自我不一的文艺工作者,无论是歌手、作家还是演员,他们会面临一种精神上的分裂。一面要表现出观众想要的东西,一面又要忍受内在自我的反抗和折磨。进而会导致一种内心的扭曲,甚至是导致悲剧发生。这也就注定了与伟大无缘。

那些在名利场上厮杀角逐的斗士,因为太过沉溺于物质或者世俗的东西,所以外在自我已经将内在自我湮灭,从而造成了一种另一种意义上的缺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